客里情怀易感,途中况味偏谙。
才过淮流数里,人家渐似江南。
客里情怀易感,途中况味偏谙。
才过淮流数里,人家渐似江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所体验的情感与景色变化。"客里情怀易感"表达了在外作客的游子,身处异乡,更容易触发思乡之情和敏感的情绪。"途中况味偏谙"则进一步强调了旅途中的特殊感受,这种滋味或许包括了孤独、怀旧或是对未知的探索。
"才过淮流数里",诗人刚刚渡过淮河,可能意味着从北方或中原地区进入了南方,淮河是南北地理分界线,这里暗示着气候、风俗的转变。"人家渐似江南",随着行程的推进,沿途的景象开始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特色,如烟雨朦胧、屋舍俨然,让诗人的心境仿佛找到了一丝熟悉和安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个人的亲身经历,展现了旅途中的情感变迁和自然景观的变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色彩,体现了明代文人黄淮的旅行见闻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因看斗柄,运周天、顿悟神仙妙诀。
一点真阳生坎位,点却离宫之缺。
造物无声,水中起火,妙在虚危穴。
今年冬至,梅花依旧凝雪。
先圣此日闭关,不通来往,皆为群生设。
物物□含生育意,正在子初亥末。
自古乾坤,这些离坎,日日无休歇。
如今识破,金乌飞入蟾窟。
东南溪水来何长,若耶清明宜靓妆。
南湖一吸三百里,古人已疑行镜里。
春风来吹不生波,秀壁如奁四边起。
蒲芽荇蔓自相依,踯躅夭桃开满枝。
求群白鸟映沙去,接翼黄鹂穿树飞。
我坐荒城苦卑湿,春至花开曾未知。
荡桨如从武陵入,千花百草使人迷。
山回水转不知远,手中红螺岂须劝。
轻舟短楫此溪人,相要水上亦湔裙。
家住横塘散时晚,分明笑语隔溪闻。
如玉水中沙,谁为北湖路?
久翳荒草根,未承青霞步。
我为发其枉,修营极幽趣。
发直而砥平,骅骝可驰鹜。
周以百花林,繁香泫清露。
间以绿杨阴,芳风转朝莫。
飞梁凭太虚,峣榭蹑烟雾。
直通高城颠,海岱归指顾。
为州乏长材,幸岁足粳稌。
与众饱而嬉,陶然无外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