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溪水来何长,若耶清明宜靓妆。
南湖一吸三百里,古人已疑行镜里。
春风来吹不生波,秀壁如奁四边起。
蒲芽荇蔓自相依,踯躅夭桃开满枝。
求群白鸟映沙去,接翼黄鹂穿树飞。
我坐荒城苦卑湿,春至花开曾未知。
荡桨如从武陵入,千花百草使人迷。
山回水转不知远,手中红螺岂须劝。
轻舟短楫此溪人,相要水上亦湔裙。
家住横塘散时晚,分明笑语隔溪闻。
东南溪水来何长,若耶清明宜靓妆。
南湖一吸三百里,古人已疑行镜里。
春风来吹不生波,秀壁如奁四边起。
蒲芽荇蔓自相依,踯躅夭桃开满枝。
求群白鸟映沙去,接翼黄鹂穿树飞。
我坐荒城苦卑湿,春至花开曾未知。
荡桨如从武陵入,千花百草使人迷。
山回水转不知远,手中红螺岂须劝。
轻舟短楫此溪人,相要水上亦湔裙。
家住横塘散时晚,分明笑语隔溪闻。
这首宋朝诗人曾巩的《南湖行二首(其二)》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诗中以东南溪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湖的清澈与广阔,仿佛一面镜子,连古人也惊叹其镜像效果。春风拂过,水面不起波澜,湖岸峭壁如妆奁般美丽,菖蒲荇菜生机盎然,桃花盛开,色彩斑斓。诗人乘船游湖,如同武陵仙境,繁花似锦令人目眩神迷。山环水绕,路途遥远,但美景让人忘却疲惫。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溪边居民的欢声笑语清晰可闻,增添了生活的亲切与和谐。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传达出对江南春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蝜蝂亦微虫,贪心若不足。
金驮欲聚陵,黍登愿弥谷。
宁知稊米躯,一芥巳盈腹。
不鉴海贾愚,腰缠竟沉覆。
亦如紫峰驼,脊负驰冈陆。
千金输阿谁,终为翠釜肉。
吁嗟激水鹏,海运风云逐。
扶摇九万程,翼巨不容粟。
孝子祠傍老松树,苍然独守汉时墓。
连蜷势作蛟龙腾,蓊郁阴蒙鬼神护。
胜日每出城南游,爱看故物偏迟留。
半天凉意散原野,五月六月疑深秋。
岁时世道几回改,拔地摩空镇常在。
能敌连年风雨狂,可堪昨夜枝柯毁。
夜来飓恶山为倾,蔽牛怪木皆纵横。
望中巨干直不仆,太息乾坤无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