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秋不见桃花,空树寒泉泻石涯。
争得时人见鸾凤,不教身去忆烟霞。
来时秋不见桃花,空树寒泉泻石涯。
争得时人见鸾凤,不教身去忆烟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游麻姑山九首(其二)桃花源》中的第二首。诗人以秋天为背景,描绘了麻姑山的景色。首句“来时秋不见桃花”,点明了季节,暗示了桃花已不在眼前,只有萧瑟的秋景。接下来的“空树寒泉泻石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寒泉从石崖上流下,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诗人通过“争得时人见鸾凤”表达了对高洁之物的向往和追求,希望人们能欣赏到如同鸾凤般的美好,而不是仅仅回忆烟霞般梦幻的仙境。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山水之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理想,体现了宋诗崇尚理趣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