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欧峰寺,人间无事僧。
偶从白沙岸,步入碧螺层。
服匿连空钵,敷罗挂瘦藤。
遥知云起处,一室掩香灯。
天上欧峰寺,人间无事僧。
偶从白沙岸,步入碧螺层。
服匿连空钵,敷罗挂瘦藤。
遥知云起处,一室掩香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首句“天上欧峰寺,人间无事僧”以天上与人间对比,暗示僧人的生活远离尘嚣,超凡脱俗。接着“偶从白沙岸,步入碧螺层”,通过自然景物的变换,展现僧人行走在自然中的自在与和谐。
“服匿连空钵,敷罗挂瘦藤”两句,细致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用品与活动,连空钵与瘦藤,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也寓意着僧人内心的纯净与淡泊。最后,“遥知云起处,一室掩香灯”则以云起和香灯为象征,表达了对僧人静谧、清幽修行环境的赞美,以及对其内心世界的深切理解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雄都盛宾客,车马争驰骛。
芳辰启初年,晏饮多所务。
不知灌园身,何为迷方误。
郊馆抗空壑,山扉启峻路。
良朋生平欢,就我今朝步。
城因并舍登,径为穿林度。
微阴原上明,片日云中露。
青霞照深池,白雪停幽树。
共贪岁欲新,不厌日旋暮。
农田方在兹,君岂数能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