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姬奉王寝,公子得兵符。
君恩岂不深,各报徇所图。
秦王幸赵倡,子政乃托躯。
谓为嬴秦祀,千载永欢娱。
子政自有父,赵倡自有夫。
将心向他人,垂死心未孤。
冥冥移社稷,雠敌安得如。
微衷亮何叩,恻怆以长吁。
如姬奉王寝,公子得兵符。
君恩岂不深,各报徇所图。
秦王幸赵倡,子政乃托躯。
谓为嬴秦祀,千载永欢娱。
子政自有父,赵倡自有夫。
将心向他人,垂死心未孤。
冥冥移社稷,雠敌安得如。
微衷亮何叩,恻怆以长吁。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杂诗九首》中的第九首,主要通过叙述如姬与公子、秦王与子政之间的故事,探讨了忠诚、利益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诗中如姬虽深得君恩,但为了公子的图谋而献出兵符,体现了她的决绝与牺牲;秦王与子政的故事则暗示了权谋与个人命运的无常,子政看似为秦王朝效力,实则心中另有牵挂。
诗中“将心向他人,垂死心未孤”一句,揭示了即使在生死关头,子政内心深处仍有对个人情感和初衷的坚守,这种复杂的情感纠葛使得他的忠诚显得更为深沉。最后,“微衷亮何叩,恻怆以长吁”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微妙而深沉情感的感慨,以及对人性挣扎的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历史的无情变迁,具有深刻的道德寓意和历史反思。
为道常日损,尊师修此心。
挂肩黄布被,穿发白蒿簪。
符札灵砂字,弦弹古素琴。
囊中曾有药,点土亦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