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乘月晚乘风,残暑无烦苦若翁。
万里边关羸马底,一秋光景乱蝉中。
长安北望云何极,衡岳南来雁不通。
独有寸心堪百鍊,乾坤随处是帡幪。
早行乘月晚乘风,残暑无烦苦若翁。
万里边关羸马底,一秋光景乱蝉中。
长安北望云何极,衡岳南来雁不通。
独有寸心堪百鍊,乾坤随处是帡幪。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早行》描绘了清晨和夜晚出行的不同感受,以及旅途中所见的景象。首句“早行乘月晚乘风”展现了早起赶路,月色相伴,夜晚则借风力前行的画面,富有动态感。接着,“残暑无烦苦若翁”表达了即便暑热未消,但诗人的心态却如老翁般淡然,不觉其苦。
“万里边关羸马底”写出了诗人长途跋涉,行经边关,马匹疲惫的情境,寓含了旅途的艰辛。“一秋光景乱蝉中”则通过秋蝉的嘈杂,渲染出秋天的萧瑟与旅途的孤独。接下来,“长安北望云何极,衡岳南来雁不通”,诗人遥望长安,感叹远方的遥远,南来的雁阵也未能带来家乡的消息,增添了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独有寸心堪百鍊,乾坤随处是帡幪”揭示了诗人的坚韧内心,即使身处天地之间,也能自我砥砺,感受到生活的庇护。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和坚韧精神。
积雨仍天阴,徒行滑只脚。
顾此冰渊危,凛凛轰雷掣。
举足靡他之,凝眸不敢歇。
瞬息有懈昏,一跌衣蓑成弗洁。
百骸五体赖无伤,屹起前征犹猛烈。
倾斜至再复至三,扶桑树上生明月。
清宵照见长途幽。始觉吾才犹未竭。
兢兢独往惟独知,从今密矣还加密。
行行远出此泞泥,稳步长空登帝阙。
无顺无逆无喜忧,不加不减不磨涅。
桃花流水处处是,天台尔时方说人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