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捲炎歊海气昏,荒郊日落见孤村。
未须更问波涛恶,只涉长途已断魂。
风捲炎歊海气昏,荒郊日落见孤村。
未须更问波涛恶,只涉长途已断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荒郊野外,面对自然与旅途的双重挑战时的内心感受。首句“风捲炎歊海气昏”,以强烈的动态感开篇,风卷着热气使得海面上的雾气变得浑浊不清,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接着,“荒郊日落见孤村”一句,画面逐渐转向静谧,夕阳西下,诗人孤独地望见远处的村落,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旅途的寂寞与艰辛。
后两句“未须更问波涛恶,只涉长途已断魂”,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深切感慨。他不再追问前方路途中的艰难险阻,因为仅仅只是行走在这条漫长的路上,就已经让人心力交瘁,疲惫不堪。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更是对人生旅程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和挑战的一种隐喻,强调了面对困境时内心的坚韧与承受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外在世界的深刻洞察,也有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思考。
苦节推白首,怜君负此生。
忠荩名空在,家贫道不行。
朝来相忆访蓬荜,只谓渊明犹卧疾。
忽见江南吊鹤来,始知天上文星失。
尝恨知音千古稀,那堪夫子九泉归。
一声邻笛残阳里,酹酒空堂泪满衣。
才妙心仍远,名疏迹可追。
清秋闻礼暇,新雨到山时。
胜事唯愁尽,幽寻不厌迟。
弄云怜鹤去,隔水许僧期。
贤相敦高躅,雕龙忆所思。
芙蓉洗清露,愿比谢公诗。
别思乱无绪,妖氛犹未清。
含香五夜客,持赋十年兄。
霜拂金波树,星回玉斗城。
自怜江上鹤,垂翅羡飞鸣。
剃发鬓无雪,去年三十三。
山过春草寺,磬度落花潭。
得句才邻约,论宗意在南。
峰灵疑懒下,苍翠太虚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