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萧关望临洮》
《自萧关望临洮》全文
唐 / 朱庆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玉关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入马毛。

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

惟怜战士垂金甲,不尚游人著白袍。

日暮独吟秋色里,平原一望戍楼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oguānwànglíntáo
táng / zhūqìng

guān西chūlíntáofēngjuànbiānshāmáo
yuànzhōngzhúshù

jiājiāshàngyǒugōngdāo
wéiliánzhànshìchuíjīnjiǎshàngyóurénzhùbáipáo

yínqiūpíngyuánwàngshùlóugāo

注释
玉关西路:玉门关西行之路。
临洮:古代边塞地名。
风卷边沙:大风卷起边疆的沙尘。
马毛:战马的鬃毛。
寺寺院中:寺庙内。
无竹树:没有竹子和树木。
家家壁上:每家每户的墙上。
弓刀:弓箭和刀剑。
战士:士兵。
垂金甲:穿着金色铠甲。
游人:游客。
白袍:白色的衣服。
日暮:傍晚。
秋色:秋天的景色。
平原:广阔的平原。
戍楼:守卫的城楼。
翻译
从玉门关西行经过临洮,狂风卷起边疆的沙尘扑向战马的鬃毛。
寺庙和村落中没有竹林和树木,家家户户的墙壁上都挂着弓箭和刀剑。
只爱怜那些身披黄金甲的战士,不崇尚穿着白袍的游客。
傍晚时分,在秋色中独自吟唱,眼前是一片广袤的平原,远处戍楼高耸。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战士站在玉门关西路,远眺临洮河的情景。开篇“风卷边沙入马毛”一句,勾勒出边塞荒凉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战争给大地带来的荒芜。紧接着,“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两句,则展示了战乱时期人们生活的艰辛与对安全的渴望。

“惟怜战士垂金甲,不尚游人著白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士们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不再存在的感慨。最后,“日暮独吟秋色里,平原一望戍楼高”两句,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吟咏着秋天的景色,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平原,而远处的戍楼巍峨,增添了一份边塞的苍凉与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谐音的运用,塑造了一个充满战争氛围、边疆风光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战乱生活的哀叹。

作者介绍
朱庆馀

朱庆馀
朝代:唐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生辰:826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猜你喜欢

暇日阅谢检校叔宾诗集

北极开薇省,东山筑草堂。

斯人兼吏隐,盛代有辉光。

用法元师汉,吟诗更拟唐。

深惭策驽骀,犹欲并腾骧。

(0)

题陈氏学堂山房

宦族宗秦国,山居扁学堂。

古今留翰墨,草木有辉光。

倚剑丹霄近,看书白日长。

何当借云榻,共话到羲皇。

(0)

哀诗录寄富溪朱孝子且以自哀吾母云

吾母久已殁,汝母亦不存。

哀哉不有母,何由生我身。

幼小俱失怙,丧乱家益贫。

衣食仰慈母,教育乃成人。

母殁身独在,再见嗟无因。

慈乌未返哺,哀鸣夜达晨。

呼天杳不闻,痛恨何由伸。

母德实深厚,至哉比坤元。

报答恐无地,扬立当显亲。

曾参有明训,与子书诸绅。

(0)

自叹一首示赞贯二子

少壮颇疏懒,老至精神疲。

虽耽古人书,昼诵夕已遗。

拊髀常自叹,人生果何为。

良田不耘耔,年登恒苦饥。

为学不勉励,岁月空自驰。

悔悟虽已晚,践履斯其时。

作诗示汝曹,盛年当勉之。

(0)

寒夜自释

掩卷坐良久,自伤还自释。

时命偶未遭,诗书其可惜。

囊中有焦桐,取之还拂拭。

应有知音人,一弹三叹息。

(0)

题陈寅宾旸谷斋

高斋面旸谷,四序常如春。

挂巾扶桑枝,晞发迎朝暾。

雍熙逢治世,俯仰信乾坤。

未知羲和事,自是尧舜民。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