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关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入马毛。
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
惟怜战士垂金甲,不尚游人著白袍。
日暮独吟秋色里,平原一望戍楼高。
玉关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入马毛。
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
惟怜战士垂金甲,不尚游人著白袍。
日暮独吟秋色里,平原一望戍楼高。
此诗描绘了一位战士站在玉门关西路,远眺临洮河的情景。开篇“风卷边沙入马毛”一句,勾勒出边塞荒凉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战争给大地带来的荒芜。紧接着,“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两句,则展示了战乱时期人们生活的艰辛与对安全的渴望。
“惟怜战士垂金甲,不尚游人著白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士们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不再存在的感慨。最后,“日暮独吟秋色里,平原一望戍楼高”两句,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吟咏着秋天的景色,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平原,而远处的戍楼巍峨,增添了一份边塞的苍凉与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谐音的运用,塑造了一个充满战争氛围、边疆风光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战乱生活的哀叹。
吾母久已殁,汝母亦不存。
哀哉不有母,何由生我身。
幼小俱失怙,丧乱家益贫。
衣食仰慈母,教育乃成人。
母殁身独在,再见嗟无因。
慈乌未返哺,哀鸣夜达晨。
呼天杳不闻,痛恨何由伸。
母德实深厚,至哉比坤元。
报答恐无地,扬立当显亲。
曾参有明训,与子书诸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