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收云尚在,泥淖阻官程。
随役呼相应,肩舆歇复行。
野香生夜露,荒径逐虫声。
比至严城下,谯楼报二更。
雨收云尚在,泥淖阻官程。
随役呼相应,肩舆歇复行。
野香生夜露,荒径逐虫声。
比至严城下,谯楼报二更。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抵达长清县时的景象与感受,充满了浓厚的旅途氛围和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
首句“雨收云尚在”,点明了刚刚经历了一场雨后,天空虽已放晴,但仍有云彩飘浮,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环境。接着“泥淖阻官程”一句,描述了道路因雨水变得泥泞不堪,阻碍了正常的官道行程,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不便。
“随役呼相应,肩舆歇复行”则展现了旅途中的人们,尽管面对着困难,但仍相互扶持,继续前行的情景。这里“随役”指跟随差役,“肩舆”则是指乘坐轿子,通过“呼相应”和“歇复行”的细节,生动地刻画了旅途中的互助与坚持。
“野香生夜露,荒径逐虫声”两句,将视线转向了夜晚的自然景色。夜露滋润下的野花散发出阵阵香气,与远处昆虫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这种对自然美的细腻捕捉,体现了诗人对旅途之外美好事物的敏感与欣赏。
最后,“比至严城下,谯楼报二更”则以时间的流逝作为结尾,暗示了旅程的结束。谯楼是古代城门上的瞭望楼,此处通过谯楼报更(古代报时的方式),既点明了时间,也增添了诗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旅途的漫长与夜晚的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人物活动以及时间变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艰辛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和深情表达。
乡里名家传不偶,五塘之王旧希有。
金马门前几赐恩,青骢道上争回首。
持衡东鲁豸衣鲜,竞道提刑属少年。
故乡归来开里第,绮窗处处临清泉。
贤孙屋傍白云曲,曾是当筵梧与竹。
传来满口伏生书,分与邻人原宪粟。
槐堂往日曾留记,兰亭何处无高士。
暮春三月麦垄黄,酌酒邀宾不作意。
六十头颅发未华,几经世事如抟沙。
静对长林落松子,閒看流水出桃花。
驻颜更得山中药,闻歌为和南飞鹤。
世代衣冠往复来,君有诸郎富文学。
谷日谷日流风烟,疏梅细竹回初年。
彩绡旭日螺峰上,绿波淑气三江前。
螺峰映三江,江水玻璃光。
飞光入兰房,照见双鸳鸯。
青帘横墅草色浅,锦屏罗户苏香转。
清丝妙管催夜觞,风裳云履开朝宴。
朝朝夜夜餐紫霞,五十商瞿休怨嗟。
仙家自种长生药,人世多开顷刻花。
顷刻红颜旋白首,九秋蘅杜三春柳。
不知龙虎腾金银,但逢桃李飞琼玖。
琼玖金银岁几还,青鸾白鹤媚春山。
山中望春春正好,世外风尘閒未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