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天所契,千载似俱非。
何事声相应,而能心不违。
道从疑后得,机向识中微。
大笑重嘲问,狂生或可几。
一言天所契,千载似俱非。
何事声相应,而能心不违。
道从疑后得,机向识中微。
大笑重嘲问,狂生或可几。
这首诗《与荆川夜话直透心源千载一遇达旦不寝》是明代诗人罗洪先的作品。诗中探讨了人与天的契合、声音与心灵的共鸣以及在疑惑与认识中的道与机。诗人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知音难遇的感慨。
首联“一言天所契,千载似俱非”开篇即点出主题,一语道破人与天的微妙联系,仿佛千年间的相遇与相知,却似乎又在时间的长河中显得虚幻不实。颔联“何事声相应,而能心不违”进一步阐述声音与心灵之间的默契,即使声音共鸣,心灵也能相互理解,不产生隔阂。
颈联“道从疑后得,机向识中微”揭示了真理往往在疑惑之后显现,而机会则藏于深入的认识之中。尾联“大笑重嘲问,狂生或可几”以轻松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在追求真理和理解的过程中,或许需要一种狂放不羁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真理、友谊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生动,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文学才华。
沧茫万顷不计阔,仙槎曾泛天宫阙。
至今风浪卷长空,破浪飞帆何处发。
落鹰飞兔注急湍,千丈皑皑涌雪山。
相忘鸥鹭惯舟楫,荡漾随流下小滩。
晚来两两帆相续,牙樯拄定孤轮玉。
寒注冷浸一江秋,分明写出潇湘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