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红窗,思翠水,相忆情何底。
此恨谁知,只有青灯耳。
无端偶寄诗篇,殷勤传雁,却怕损、秋人清泪。
天寒矣。遥想吟倦妆残,新筠映窗倚。
相识疑曾,愁立晚风里。
也应念我怜君,高楼尽日,长照眼、碧云千里。
梦红窗,思翠水,相忆情何底。
此恨谁知,只有青灯耳。
无端偶寄诗篇,殷勤传雁,却怕损、秋人清泪。
天寒矣。遥想吟倦妆残,新筠映窗倚。
相识疑曾,愁立晚风里。
也应念我怜君,高楼尽日,长照眼、碧云千里。
这首词以梦境和秋夜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凝若的深深思念之情。"梦红窗,思翠水"描绘了词人在梦中与凝若相会的情景,窗外的红色与窗内的翠色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心中的热烈情感与现实的冷清。"相忆情何底"直接抒发了难以言表的思念之深。
"此恨谁知,只有青灯耳"进一步强调了孤独与无奈,只有青灯相伴,无人能解其愁绪。"无端偶寄诗篇,殷勤传雁"通过书信传递思念,但又担心这会触动对方的哀愁,增添了忧虑。"秋人清泪"暗示了秋天的凄凉,也反映了词人心中的落寞。
"天寒矣"引出对凝若在寒冷秋夜的形象想象,她可能正在窗边疲惫地吟咏,妆容憔悴。"新筠映窗倚"描绘了凝若倚窗的身影,竹子的新绿映衬着她的孤单,更显凄美。
"相识疑曾,愁立晚风里"想象凝若也在远方独自承受着相思之苦,词人设想她在晚风中愁苦站立,与自己的思念共鸣。最后,词人表达了对凝若的深深怜惜,希望她的视线能穿越千里碧云,看到自己无尽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词句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凝若的深情厚意和深深的秋日离愁。
森梢一山竹,壮士十三辈。
自干云天去,草芥肯下逮。
虚心听造物,颠沛风云会。
荣枯偶同时,终不相弃背。
谁云湖州没,笔力今尚在。
阿筌虽墨妙,好以桃李配。
国工裁主意,冷淡恐不爱。
子舟落心画,荣观不在外。
耆年道机熟,增胜当倍倍。
祖述今百家,小纸弄姿态。
虽云出湖州,卷置懒开对。
非公笔如椽,孰能为之大。
海牛压纸写银钩,阿雅守之索自收。
长防玩物败儿性,得归老成散百忧。
先生古心冶金铁,堂堂一角谁能折。
儿言觳觫持赠谁,外家子云乃翁师。
不著鼻绳袖两手,古犀牛儿好看取。
主簿看梅落雪中,闺人应赋首飞蓬。
问安儿女音书少,破笑壶觞梦寐同。
马祖峰前青未了,郁孤台下水如空。
江山信美思归去,听我劳歌亦欲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