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英台近.秋晚寄凝若》
《祝英台近.秋晚寄凝若》全文
清 / 郑元昭   形式: 词

梦红窗,思翠水,相忆情何底。

此恨谁知,只有青灯耳。

无端偶寄诗篇,殷勤传雁,却怕损、秋人清泪。

天寒矣。遥想吟倦妆残,新筠映窗倚。

相识疑曾,愁立晚风里。

也应念我怜君,高楼尽日,长照眼、碧云千里。

(0)
鉴赏

这首词以梦境和秋夜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凝若的深深思念之情。"梦红窗,思翠水"描绘了词人在梦中与凝若相会的情景,窗外的红色与窗内的翠色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心中的热烈情感与现实的冷清。"相忆情何底"直接抒发了难以言表的思念之深。

"此恨谁知,只有青灯耳"进一步强调了孤独与无奈,只有青灯相伴,无人能解其愁绪。"无端偶寄诗篇,殷勤传雁"通过书信传递思念,但又担心这会触动对方的哀愁,增添了忧虑。"秋人清泪"暗示了秋天的凄凉,也反映了词人心中的落寞。

"天寒矣"引出对凝若在寒冷秋夜的形象想象,她可能正在窗边疲惫地吟咏,妆容憔悴。"新筠映窗倚"描绘了凝若倚窗的身影,竹子的新绿映衬着她的孤单,更显凄美。

"相识疑曾,愁立晚风里"想象凝若也在远方独自承受着相思之苦,词人设想她在晚风中愁苦站立,与自己的思念共鸣。最后,词人表达了对凝若的深深怜惜,希望她的视线能穿越千里碧云,看到自己无尽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词句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凝若的深情厚意和深深的秋日离愁。

作者介绍

郑元昭
朝代:清

1867.12-1943,女,何振岱室,字岚屏,福建福清人。郑葆中女孙,林则徐外曾女孙。
猜你喜欢

再用前韵咏子舟所作竹

森梢一山竹,壮士十三辈。

自干云天去,草芥肯下逮。

虚心听造物,颠沛风云会。

荣枯偶同时,终不相弃背。

谁云湖州没,笔力今尚在。

阿筌虽墨妙,好以桃李配。

国工裁主意,冷淡恐不爱。

子舟落心画,荣观不在外。

耆年道机熟,增胜当倍倍。

祖述今百家,小纸弄姿态。

虽云出湖州,卷置懒开对。

非公笔如椽,孰能为之大。

(0)

六舅以诗来觅铜犀用长句持送舅氏学古之馀复味禅悦故篇末及之

海牛压纸写银钩,阿雅守之索自收。

长防玩物败儿性,得归老成散百忧。

先生古心冶金铁,堂堂一角谁能折。

儿言觳觫持赠谁,外家子云乃翁师。

不著鼻绳袖两手,古犀牛儿好看取。

(0)

秋日即事·其三

九月东风露不寒,蟪蛄相庆语檐端。

野人便拟开荒径,剩种忘忧与合欢。

(0)

送徐景道尉武宁二首·其一

李苦少人摘,酒醇无巷深。

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

葛藟松千尺,寒泉绠百寻。

公朝有汲引,吾子茂徽音。

(0)

次韵君庸寓慈云寺待韶惠钱不至

主簿看梅落雪中,闺人应赋首飞蓬。

问安儿女音书少,破笑壶觞梦寐同。

马祖峰前青未了,郁孤台下水如空。

江山信美思归去,听我劳歌亦欲东。

(0)

次韵吉老寄君庸

何郎生事四立壁,心地高明百不忧。

白眼醉来思阮籍,碧云吟罢对汤休。

诸公著力书交上,尺璧深藏价未酬。

空使君如巢幕燕,将雏处处度春秋。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