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岘亭东有小池,早荷新荇绿参差。
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
箬岘亭东有小池,早荷新荇绿参差。
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景色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清新月光下的悠闲情怀。
“箬岘亭东有小池”,设定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背景。箬岘亭是古代的一处建筑,可能位于山野之中,而“亭东”则指该亭以东的地方,藏匿着一片清幽的小池水域。
“早荷新荇绿参差”,描绘了春日新生的藕草(即菰或荇菜)生长在小池边的景象。这里,“早”字指的是春天,新生的事物;“荜”是一种植物,常生长于水边,而“绿参差”则形容这些新生的藕草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绿色。
接下来的两句:“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展示了诗人夜晚的一段经历。其中,“中宵”指的是深夜时分;“把火”可能是指诗人在夜里点燃灯火,这里的“行人发”则有几种解释,一说是指火光映照到人的头发上,另一说可能是指烛光摇曳,使得周围的人影也跟着移动。紧接着,“惊起双栖白鹭鸶”,诗人用灯火的动静惊扰了栖息在水边的白鹭(一种水鸟),它们被突然的光线吓飞,展现出夜色中的一幕生动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物和深宵人事的细腻描摹,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俗士心胸塞,高人眼目醒。
罗浮夜半日,南极海中星。
观心无别法,问梦有前人。
夜或长于夜,身还外此身。
万种由心造,千灵并我生。
病中闻蚁斗,悟处喜驴鸣。
天因断鳌立,人共裸虫生。
积气元无物,含灵总有情。
坏衲归杜窖,还舟上玉天。
莫疑佛富贵,不信鬼神仙。
功名祇可笑,时命偶相当。
鸡豕能为帝,蚍蜉亦有王。
色界真魔界,仙乡半醉乡。
错寻醒酒石,痴觅返魂香。
生白灵观妙,飞玄隐韵奇。
不嫌崇有论,却爱步虚词。
叱诃郑玄日,挦扯义山时。
谁信冢中易,人疑昆里诗。
檐夫通笔意,海客悟琴心。
禅法空中得,书生纸上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