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向炎方万里归,众宾谁不讶朱衣。
汉庭白首为郎者,犹未衔恩得借绯。
身向炎方万里归,众宾谁不讶朱衣。
汉庭白首为郎者,犹未衔恩得借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二鹦鹉诗(其二)》。诗中描绘了身在炎方万里归来的场景,通过众宾对朱衣的惊讶,以及汉庭白首为郎者未能得借绯的对比,表达了对忠诚与地位、年华与权力之间关系的思考。
首句“身向炎方万里归”,描绘了一位远行之人历经万里,终于从炎热之地归来的情景,充满了艰辛与期待。接着,“众宾谁不讶朱衣”一句,通过众宾的惊讶反衬出朱衣的特殊性,可能是指某种尊贵的身份或服饰,暗示了归来之人的身份非同寻常。
“汉庭白首为郎者,犹未衔恩得借绯。”这一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忠诚与地位之间的微妙关系。汉庭白首为郎者,意指在汉朝任职的老臣,他们忠诚于国家,但并未因此获得相应的地位和恩宠,未能如愿穿上象征更高地位的绯色官服。这不仅反映了古代官场的复杂性和不公平性,也暗含了对忠诚与回报之间不平衡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对忠诚与地位、年华与权力等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