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十二首·其五十九》
《颂古六十二首·其五十九》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鱼]韵

著眼看来宁免瞎,全身何用佩金鱼。

黄龙意气雄豪甚,祇为他家不识书。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洞察。

首句“著眼看来宁免瞎”,以“著眼”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观察事物时难免会有偏颇或误解,如同盲人摸象,难以全面理解事物的本质。这里的“瞎”并非指眼睛失明,而是比喻认知上的局限和偏差。

次句“全身何用佩金鱼”,通过反问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外在的装饰或象征意义(如金鱼,常被用作权力或地位的象征)对于内在本质的无关紧要。这句话暗示,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在于外在的物质或形式,而在于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

后两句“黄龙意气雄豪甚,祇为他家不识书”,运用了“黄龙”这一形象,可能象征着某种力量或权威,其“意气雄豪甚”表明这种力量的强大和自信。然而,“祇为他家不识书”则揭示了这种力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不了解或忽视了知识的力量和重要性。这里暗含了对盲目自信和忽视学习的批判,同时也强调了知识与智慧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比喻和对比,探讨了关于认知、价值、力量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并认识到知识和智慧的价值。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旅馆春日赠比邻陈文学

旅食对春晖,朝来过客稀。

因君怀白社,好我似缁衣。

得意花随发,无情鸟乱飞。

抡才闻汉诏,莫把素心违。

(0)

后五草堂·其二建兴草堂

去家才咫尺,回首隔城阴。

径绕花台古,堂连太白深。

新篁生凤彩,老柏作龙吟。

直北知何处,风云满上林。

(0)

望罗浮柬王李二君二首·其一

高标出岭外,特地起金莲。

岱岳连沧海,峨眉入洞天。

俯看朝日出,侧听夜河悬。

倚棹时凝望,玉京飞曙烟。

(0)

惠州西湖同李台州王邵武二君夜泛二首·其一

旅泊兹何地,西湖亦胜游。

座馀王子笔,客上李膺舟。

岸远千峰见,天空一鹤留。

因知苏学士,不异在杭州。

(0)

苍梧和刘大参蚤起寄怀之作

九日明朝是,风烟故国非。

秋深菊未吐,山险雁来稀。

久病虚时望,疏慵薄宦机。

多君能作赋,独羡李膺归。

(0)

自河南归过黄州逢张少参同日至乃以夜不果会明发始得邂逅以别诗以志之四首·其三

忆子过陈国,纷予录楚囚。

祇缘悲孝女,空自负仙舟。

书至蒹葭夕,怀深鲈脍秋。

阳春不可和,白璧竟难酬。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