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秋霜师·其二》
《赠秋霜师·其二》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当年五岳早寻师,兀兀行藏祇自知。

眼底何曾见山水,腰包那得有閒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成鹫在明末时期的生活与心境。通过“当年五岳早寻师”,我们可以感受到成鹫年轻时对佛法的追求和对高深境界的向往,他遍访名山大川,寻找智慧的导师。然而,“兀兀行藏祇自知”则揭示了修行之路的孤独与自我探索,强调了内心的觉醒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眼底何曾见山水”,这句话既是对自然景观的忽视,也是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在成鹫看来,真正的风景不在于外界的山水,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这反映了禅宗思想中“心外无物”的哲学观点,即真正的智慧和体验只能在心灵深处找到。

“腰包那得有閒时”,则表达了修行者生活的简朴与忙碌。在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中,物质的富足与闲暇往往被忽视,取而代之的是对精神修炼的执着和对时间的珍惜。这句话体现了成鹫对修行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淡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成鹫的个人经历,展现了佛教修行者对于内心世界、自然与物质关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诗三百三首·其一八九

摧残荒草庐,其中烟火蔚。

借问群小儿,生来凡几日。

门外有三车,迎之不肯出。

饱食腹膨脝,个是痴顽物。

(0)

射雉词

曝暄理新翳,迎春射鸣雉。

原田遥一色,皋陆旷千里。

遥闻咿喔声,时见双飞起。

幂䍥疏蒿下,毰毸深丛里。

顾敌已忘生,争雄方决死。

仁心贵勇义,岂能复伤此。

超遥下故墟,迢递回高畤。

大夫昔何苦,取笑欢妻子。

(0)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四

春风二月时,道傍柳堪把。

上枝覆官阁,下枝覆车马。

(0)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其三

卜筑青岩里,云萝四垂阴。

虚室若无人,乔木自成林。

时有清风至,侧闻樵采音。

凤皇鸣南冈,望望隔层岑。

既言山路远,复道溪流深。

偓佺空中游,虬龙水间吟。

何当见轻翼,为我达远心。

(0)

寄友人

谢家山水属君家,曾共持钩掷岁华。

竹里竹鸡眠藓石,溪头鸂鶒踏金沙。

登楼夜坐三层月,接果春看五色花。

昨日西风动归思,满船凉叶在天涯。

(0)

青龙寺赠云颢法师

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

此地开新讲,何山锁旧房。

僧名喧北阙,师印续南方。

莫惜青莲喻,秦人听未忘。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