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庐清晓散轻烟,徙倚凭参龙树禅。
春鸟一声人寂静,不知昔日与今年。
林庐清晓散轻烟,徙倚凭参龙树禅。
春鸟一声人寂静,不知昔日与今年。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万松寺的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禅宗修行的和谐统一。
首句“林庐清晓散轻烟”,描绘了清晨时分,林间小屋笼罩在轻柔烟雾之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的“轻烟”不仅指自然界的烟雾,也暗喻着内心的轻盈与纯净。
次句“徙倚凭参龙树禅”,诗人站在林中,倚靠在某个地方,静心参悟佛教大师龙树的教义。这里通过“徙倚”(徘徊)的动作和“参禅”的行为,表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第三句“春鸟一声人寂静”,在春日的早晨,一只小鸟的啼鸣打破了短暂的寂静,但整个场景依然保持着一种宁静的状态。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以鸟鸣反衬出环境的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心灵之间的和谐共存。
最后一句“不知昔日与今年”,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当下与过往的思考。这句话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万松寺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禅宗和时间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
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
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
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