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青岩里,云萝四垂阴。
虚室若无人,乔木自成林。
时有清风至,侧闻樵采音。
凤皇鸣南冈,望望隔层岑。
既言山路远,复道溪流深。
偓佺空中游,虬龙水间吟。
何当见轻翼,为我达远心。
卜筑青岩里,云萝四垂阴。
虚室若无人,乔木自成林。
时有清风至,侧闻樵采音。
凤皇鸣南冈,望望隔层岑。
既言山路远,复道溪流深。
偓佺空中游,虬龙水间吟。
何当见轻翼,为我达远心。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与超凡脱俗之境界的向往。诗人选用“卜筑青岩里”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深居简出的意境。接着,“云萝四垂阴”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山林景象,云雾缭绕,花草茂盛,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虚室若无人,乔木自成林”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感。空旷的居所仿佛没有人的踪迹,而树木则自在地生长,形成一片森林。这不仅描绘了一种景象,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写照。
“时有清风至,侧闻樵采音”诗人通过对清风和远处樵夫声音的感受,再次强调了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情趣。清风不仅带来凉爽,还带来了山林间樵夫劳作的声音,这些声音成了连接自然与人类世界的纽带。
“凤皇鸣南冈,望望隔层岑”两句,则以凤凰和高峻的山岭作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敬仰。这里的“望望”二字,更增添了一种遥远而又深沉的情感。
“既言山路远,复道溪流深”通过重申山路的遥远与溪水的深邃,再次强调了这种隐逸生活的难以企及。这里,“既言”和“复道”,都是诗人自语中的停顿和回味,显示出一种沉思和对自然深处的向往。
“偓佺空中游,虬龙水间吟”两句,以仙境般的描写,进一步提升了诗歌的意境。这里,“偓佺”指的是一种神态自如的状态,而“虬龙”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这些形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更加飘渺超凡。
最后,“何当见轻翼,为我达远心”表达了诗人对飞翔、自由和通往更远处世界的渴望。这里的“轻翼”,既可理解为鸟类的翅膀,也可以作为一种精神状态的象征,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在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无限憧憬。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