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载长安白发新,劳君尺素忆交亲。
江鸥似问辞官日,擽马终惭报主身。
庄舄有吟偏恋越,仲宣何事未归秦。
登楼一望西樵色,七十峰头待隐人。
六载长安白发新,劳君尺素忆交亲。
江鸥似问辞官日,擽马终惭报主身。
庄舄有吟偏恋越,仲宣何事未归秦。
登楼一望西樵色,七十峰头待隐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答内弟陈七见寄》。诗中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对仕途的感慨。
首联“六载长安白发新,劳君尺素忆交亲”,诗人以六年在长安为官的经历,描绘出岁月的流逝和白发的新生,同时通过一封书信的往来,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怀念。这里既有对时光易逝、人生沧桑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江鸥似问辞官日,擽马终惭报主身”,诗人借江边鸥鸟的询问,暗喻自己辞官归隐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对未能尽心尽力报效君主的愧疚之情。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
颈联“庄舄有吟偏恋越,仲宣何事未归秦”,诗人引用了庄舄和王粲(字仲宣)的故事,前者因思念故乡越地而吟唱,后者则因滞留他乡而未能及时归秦。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尾联“登楼一望西樵色,七十峰头待隐人”,诗人登上高楼,远眺西樵山的景色,想象着在那山峰之巅等待隐居的人。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寄托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对仕途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梧桐山,高倚天。冬来积霜雪,雨后多云烟。
山中奇植人争宝,笼葱之竹龙须草。
更有梧桐栖凤凰,紫云枝叶年年好。
我欲剪梧桐,制琴献穆清,坐弹南薰歌太平。
又欲招凤凰,来仪天子廷,效灵堪与龟龙并。
凤兮不来梧欲老,目极空山无限情。
堂上老人七十九,绝似麻姑能饮酒。
白发垂垂亦至腰,梳头辄命梁鸾妇。
小妇脔鸡鸡颇肥,大奴斸笋未曾稀。
果甘最爱芭蕉实,花好时簪茉莉围。
当轩一树沙梨熟,男女孙雏分亦足。
画眉两两斗歌声,萱草纷纷争一束。
骥子先教三字经,熊儿早诵九春曲。
春来日比人间长,举杯劝日休飞光。
听泉之妣百有四,沧洲处士八旬强。
我今母子如能似,亦为吾族一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