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孙今喜及其元,掌上明珠分外圆。
锡命九重昭国瑞,同堂五叶庆天全。
耆英旧踵香山后,莱舞新教孺子先。
堪羡添丁添一代,高年此乐过神仙。
弄孙今喜及其元,掌上明珠分外圆。
锡命九重昭国瑞,同堂五叶庆天全。
耆英旧踵香山后,莱舞新教孺子先。
堪羡添丁添一代,高年此乐过神仙。
这首诗描绘了五代同堂的温馨场景,洋溢着浓厚的家庭和谐与幸福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与喜悦之情。
首句“弄孙今喜及其元”,开篇即点明了诗的主题——享受儿孙绕膝的乐趣。这里的“弄孙”形象地描绘了老人与孙子嬉戏的情景,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的喜爱与满足感。“及其元”则暗示了这种快乐是源自内心深处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欢愉。
接着,“掌上明珠分外圆”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孙子比作“掌上明珠”,既体现了孙子在家庭中的珍贵地位,也表达了对孙子健康成长的期望。同时,“分外圆”不仅形容了孙子的可爱,也寓意着家庭的圆满与幸福。
“锡命九重昭国瑞,同堂五叶庆天全”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锡命九重”象征国家的恩赐与荣耀,“昭国瑞”则表明了五代同堂这一家庭结构对于社会的正面意义。而“同堂五叶庆天全”则强调了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共处,以及这种和谐对于整个家族乃至社会的重要性。
“耆英旧踵香山后,莱舞新教孺子先”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这里“耆英”指的是年高德劭的长者,“香山”则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其《长恨歌》中有“霓裳羽衣曲”的典故,此处借指家庭中长者的智慧与教诲。“莱舞”则出自《诗经》,描述了周公教导幼子的故事,这里用来比喻家庭中长者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与引导。
最后,“堪羡添丁添一代,高年此乐过神仙”两句,表达了对五代同堂家庭的赞美与羡慕之情。这里“添丁添一代”既指家庭成员的增加,也象征着家族的延续与繁荣。“高年此乐过神仙”则夸张地形容了老年人在享受家庭团聚之乐时的幸福感,仿佛超越了凡人,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五代同堂家庭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中的和谐、尊重与传承之美,表达了对家庭幸福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