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窗一碧,萧萧相倚,静袅茶烟一炷。
箨龙昨夜叫秋空,似怨道、天寒如许。
安排疏密,商量肥瘦,自斸苔痕辛苦。
从今翠袖不孤清,特著个、红妆伴汝。
文窗一碧,萧萧相倚,静袅茶烟一炷。
箨龙昨夜叫秋空,似怨道、天寒如许。
安排疏密,商量肥瘦,自斸苔痕辛苦。
从今翠袖不孤清,特著个、红妆伴汝。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文人雅士在窗前品茗赏竹的情景,充满了文人墨客的闲情逸致与高雅情趣。
首先,“文窗一碧,萧萧相倚”,开篇即以“文窗”点明了环境的雅致,窗外绿竹随风轻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深的氛围。“萧萧相倚”四字生动地描绘了竹子在微风中的姿态,既展现了竹子的坚韧与挺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接着,“静袅茶烟一炷”,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点燃了一柱香烟,茶香与烟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象征着他追求的精神境界。
“箨龙昨夜叫秋空,似怨道、天寒如许。”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竹笋比喻为“箨龙”,它在秋夜中发出的声响仿佛在抱怨天气的寒冷。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安排疏密,商量肥瘦,自斸苔痕辛苦。”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精心照料竹子的过程,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这里的“疏密”、“肥瘦”、“斸苔痕”都体现了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从今翠袖不孤清,特著个、红妆伴汝。”诗人希望从今以后,翠绿的竹子不再孤单,有了红花的陪伴,寓意着他在精神世界中找到了知音,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个人情感的寄托。
曾乘南风来,未乘北风归。
北风镇相候,人行自乖违。
丈夫走四方,有如鸿雁飞。
长剑倚天外,此志宁容衰。
君不见马子长,江山胜绝供文章。
又不见马伏波,天南天北功名多。
十年已压环堵室,凭君莫话龙蛇蛰。
江中风浪任如山,破浪乘风气偏逸。
豪来却典千金裘,醉将卮酒浇船头。
从容按剑呼杨侯,海若不敢誇豪酋。
行或迟,归或早,青天无云日杲杲。
一双仙鹤绕船翔,行人已入蓬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