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汪士元参军时士元方奉檄备舟江北以济援辽之师》
《次韵答汪士元参军时士元方奉檄备舟江北以济援辽之师》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凤毛天畔信孤翩,曾听娵隅一语传。

赤羽近徵辽海戍,碧幢新护汉楼船。

明霞夜发奚囊草,白雪春生相府莲。

行矣从今作舟楫,不须仍赠绕朝鞭。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名为《次韵答汪士元参军》。诗中描绘了汪士元参军奉命北上准备船只,支援辽海戍边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首联“凤毛天畔信孤翩,曾听娵隅一语传”,以“凤毛”比喻汪士元的英姿,形象地描绘了他独自飞翔在天边的形象,同时暗示了他即将踏上征途。通过“娵隅”这一地名,巧妙地引出了友人之间的对话,为后文的离别之情埋下伏笔。

颔联“赤羽近徵辽海戍,碧幢新护汉楼船”,进一步描绘了汪士元参军即将前往辽海戍边的场景。红色的旗帜象征着战争的临近,绿色的旗帜则代表了保护与和平。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军事行动的紧张氛围,也体现了对友人身处战场的关切与担忧。

颈联“明霞夜发奚囊草,白雪春生相府莲”,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一句描述夜晚出发时天空中明霞闪烁,仿佛是友人离别时的最后光辉;后一句则想象春天到来时,相府莲花盛开,预示着友人归来时的美好景象。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以及对重逢的期待。

尾联“行矣从今作舟楫,不须仍赠绕朝鞭”,直接表达了对汪士元参军的鼓励与祝福。希望他此行如同舟楫一般,顺利到达目的地,不必再像古人那样赠鞭以表送行之意,言外之意是对友人能力的信任与对安全归来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蕴含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和家国意识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和二苏·其十一

兰生在空谷,岂畏无人知。

一朝委樵采,时命亦何悲。

幸登君子堂,殊胜幽涧湄。

佳人在天末,风雨无前期。

婵娟将告谁,揽此秋江蓠。

相思不相许,莫慰怒如饥。

(0)

登惠山酌第二泉次唐人壁间韵三首·其三

寻山及佳辰,春雨泽芳樾。

披襟对寒泉,未饮尘已绝。

山翠交林光,阴霞互明灭。

盘桓怅忘归,不觉林吐月。

寥寥虚堂上,薄暮孤磬发。

岩花解笑人,谁为拒来辙。

(0)

幽州马行客歌四首·其四

买得果下驹,□刍工细步。

如何远游子,苦恋渔阳路。

(0)

述间二首·其二

罢钓归来月满身,水流花落夜无人。

山猿伴我扫花卧,铺地白云閒可亲。

(0)

山中夜坐

好山一折溪一回,哀猿长啸松门开。

空林槭槭舞万叶,山雨不来山鬼来。

(0)

题周行画幛八首·其六

东风吹垂杨,逆水上渔步。

相约醉桃花,轻舟不得度。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