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斧响晴雷,平林顷刻摧。
兔亡三穴徙,猿吊一枝哀。
桑梓思前辈,松杉惜上材。
养林如养德,万木盍重栽。
樵斧响晴雷,平林顷刻摧。
兔亡三穴徙,猿吊一枝哀。
桑梓思前辈,松杉惜上材。
养林如养德,万木盍重栽。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与生命的脆弱,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首句“樵斧响晴雷”以“晴雷”为喻,形象地展现了斧头砍伐树木时的声响如同雷鸣,既突出了劳动的艰辛,也暗示了自然界力量的震撼。接着,“平林顷刻摧”则描绘了树木在瞬间被砍伐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中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接下来的“兔亡三穴徙,猿吊一枝哀”,通过兔子搬家和猴子哀悼的细节,进一步表现了生命在自然环境变化中的反应,同时也暗示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里不仅体现了动物的生存智慧,也暗含了对失去家园的哀伤之情。
“桑梓思前辈,松杉惜上材”两句,将目光转向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诗人借“桑梓”(家乡)和“松杉”(珍贵木材)来表达对前辈的怀念和对优质资源的珍惜,寓意深远,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最后,“养林如养德,万木盍重栽”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强调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将“养林”与“养德”相提并论,呼吁人们像培养品德一样去呵护自然,倡导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环境问题的一种反思,也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珍爱地球,保护生态。
习之势翩翩,东南去遥遥。
赠君双履足,一为上皋桥。
皋桥路逶迤,碧水清风飘。
新秋折藕花,应对吴语娇。
千巷分渌波,四门生早潮。
湖榜轻袅袅,酒旗高寥寥。
小时屐齿痕,有处应未销。
旧忆如雾星,恍见于梦消。
言之烧人心,事去不可招。
独孤宅前曲,箜篌醉中谣。
壮年俱悠悠,逮兹各焦焦。
执手复执手,唯道无枯凋。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闻鼯鼠叫,昼聒泉鹤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洌,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斲美,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綵云生。
永随众仙逝,三山游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