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其一》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其一》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洛川秦野郁相望,风物山河旧帝乡。

涧底逢人问樵径,松间系马宿僧房。

恨无同好携三雅,共讲前闻醉百场。

历遍胜游翻怅望,日边回首远烟苍。

(0)
翻译
洛川与秦野相互映照,风景山水仍是昔日皇都。
山涧深处遇见人,询问砍柴的小路,松林中停下马匹,在僧房过夜。
遗憾没有知音相伴,共同探讨古籍中的深意,畅饮百次以醉解忧。
遍览名胜后更觉惆怅,遥望天边,只见远方烟雾苍茫。
注释
洛川:指洛水和秦地,古代中国的两个地区。
秦野:秦地的田野。
风物: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
山河:山脉河流。
旧帝乡:过去的皇家之地。
樵径:砍柴的小路。
松间:松树之间。
僧房:僧侣居住的地方。
同好:志趣相投的朋友。
三雅:泛指古代经典文献或高雅的学问。
前闻:过去的见闻,历史知识。
醉百场:畅饮很多次。
胜游:名胜古迹的游览。
怅望:惆怅地凝望。
日边:天边,这里比喻朝廷或远方。
远烟苍:远处的烟雾显得苍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洛川秦野风光的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古帝遗迹的尊崇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郁相望”两字已设定了一种沉郁的情绪,而“旧帝乡”则点明了历史的厚重感。

在第二句,“涧底逢人问樵径”中的“樵径”暗示了一种隐逸之意,诗人通过询问樵夫的行迹,展现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紧接着,“松间系马宿僧房”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生活。

第三句“恨无同好携三雅”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与志同道合之人的共游而感到的遗憾。这里的“三雅”指的是琴、棋、书,是古代文人理想中的高雅生活。而“共讲前闻醉百场”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与艺术交流的热爱。

最后两句“历遍胜游翻怅望,日边回首远烟苍”中,“历遍胜游”显示了诗人广泛的旅行和深厚的情感积累,而“翻怅望”则是对美好景色的无限留恋。至于“日边回首远烟苍”,则是在夕阳西下之时,回顾往昔,那些曾经的风光都化作了远处的迷离烟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写,以及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怀,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邃情感。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李君昆弟访别长芦至淮阴追寄

怒水凭风雪垄高,乱流追我祇鱼舠。

忽看淮月临寒食,想映江春听伯劳。

道义当成麟一角,文章已秃兔千毫。

后生可畏吾知子,南北何时见两髦。

(0)

菩萨蛮·其十四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秾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0)

和白乐天

病馀归到洛阳头,拭目开眉见白侯。

凤诏恐君今岁去,龙门欠我旧时游。

几人樽下同歌咏,数盏灯前共献酬。

相对忆刘刘在远,寒宵耿耿梦长洲。

(0)

赋虞书歌

众书之中虞书巧,体法自然归大道。

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

形势素,筋骨老,父子君臣相揖抱。

孤青似竹更飕飔,阔白如波长浩渺。

能方正,不隳倒,功夫未至难寻奥。

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

(0)

龙夜吟

鬈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

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

直排七点星藏指,暗合清风调宫徵。

蜀道秋深云满林,湘江半夜龙惊起。

玉堂美人边塞情,碧窗皓月愁中听。

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

胡儿莫作陇头吟,隔窗暗结愁人心。

(0)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