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其十四》
《菩萨蛮·其十四》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秾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0)
注释
除:台阶。
珠帘月上:是“月上珠帘”的倒装句。
山枕:枕头形状如山。
隐:隐没。
又作凭依。
秾妆:即浓妆。
绿檀:指檀枕。
金凤凰:指枕的纹饰。
蛾:眉,犹言蛾眉。
吴宫:吴地的宫阙。
残点声:即漏壶滴水将尽的声音。
表示天将明时,漏尽更残。
翻译
竹梢掠过石阶上,带来阵阵寒风,摇碎珠帘上玲珑的月光。山枕隐去了她的浓妆,只看见绿檀枕端,画着一对描金的凤凰。
蛾眉淡淡地簇拥着忧伤,她虽身在吴宫,心儿却在遥远的故乡。恨春去匆匆春情更浓,画楼更漏声声敲打着她的无眠,无眠的情思里天边又泛起了晨光。
鉴赏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致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夜景图。首句“竹风轻动庭除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夜晚竹林中的清凉风声,以及庭院中清冷的氛围,为诗画设定了一种静谧和空旷的基调。

接着,“珠帘月上玲珑影”则将视线引向室内,珠帘在明亮的月光下投射出精美的阴影,这不仅增添了室内空间的温馨感,也让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柔和的色彩。

第三句“山枕隐浓妆”中的“山枕”形象,可能暗示着主人公依靠着窗棂或其他高处物品,远眺外面的夜景,而“隐浓妆”则让人联想到月光下山峦的轮廓,或许是诗人心中所蕴含的情感之深沉。

第四句“绿檀金凤凰”描绘出精致的室内装饰,或许是一件以绿色为背景,镶嵌着金边花纹的凤凰图案,这既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也反映了一种富丽堂皇的生活状态。

下片则转向情感表达,“两蛾愁黛浅”中“两蛾”可能指的是眉毛,通过眉间微蹙表现出内心的忧虑和思念。“故国吴宫远”则点出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怀念,这里的“吴宫”或许是古代地名,也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象征性表达。

最后两句,“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春恨”常指春天的情感波动,而“正关情”则强调了这种感情的重要性和迫切感。“画楼残点声”中的“画楼”可能是装饰精美的楼阁,而“残点声”则是对某种声音的描绘,这声音或许是夜晚中最能触动人心的细微之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室内环境、情感和回忆的精致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