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秾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秾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致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夜景图。首句“竹风轻动庭除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夜晚竹林中的清凉风声,以及庭院中清冷的氛围,为诗画设定了一种静谧和空旷的基调。
接着,“珠帘月上玲珑影”则将视线引向室内,珠帘在明亮的月光下投射出精美的阴影,这不仅增添了室内空间的温馨感,也让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柔和的色彩。
第三句“山枕隐浓妆”中的“山枕”形象,可能暗示着主人公依靠着窗棂或其他高处物品,远眺外面的夜景,而“隐浓妆”则让人联想到月光下山峦的轮廓,或许是诗人心中所蕴含的情感之深沉。
第四句“绿檀金凤凰”描绘出精致的室内装饰,或许是一件以绿色为背景,镶嵌着金边花纹的凤凰图案,这既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也反映了一种富丽堂皇的生活状态。
下片则转向情感表达,“两蛾愁黛浅”中“两蛾”可能指的是眉毛,通过眉间微蹙表现出内心的忧虑和思念。“故国吴宫远”则点出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怀念,这里的“吴宫”或许是古代地名,也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象征性表达。
最后两句,“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春恨”常指春天的情感波动,而“正关情”则强调了这种感情的重要性和迫切感。“画楼残点声”中的“画楼”可能是装饰精美的楼阁,而“残点声”则是对某种声音的描绘,这声音或许是夜晚中最能触动人心的细微之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室内环境、情感和回忆的精致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