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水凭风雪垄高,乱流追我祇鱼舠。
忽看淮月临寒食,想映江春听伯劳。
道义当成麟一角,文章已秃兔千毫。
后生可畏吾知子,南北何时见两髦。
怒水凭风雪垄高,乱流追我祇鱼舠。
忽看淮月临寒食,想映江春听伯劳。
道义当成麟一角,文章已秃兔千毫。
后生可畏吾知子,南北何时见两髦。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李君昆弟访别长芦至淮阴追寄》。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内心的自信与期望。
首句“怒水凭风雪垄高”描绘了一幅狂风暴雨、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通过“怒水”的形容词,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和动荡的心境。紧接着,“乱流追我祇鱼舠”,则是将这种自然之力的不可抗拒与个人的无力回避相结合,显示了面对困难时的无奈。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并没有表现出消极的情绪,而是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展现了自己的坚定和自信。通过“忽看淮月临寒食,想映江春听伯劳”,诗人表达了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中,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最后两句,“道义当成麟一角,文章已秃兔千毫”,显示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道义”)与文学创作(“文章”)的自信和期待。这里的“麟”指的是传说中的祥瑞之兽,寓意着高尚的品格;“兔”则是形容词,用来比喻文章的丰富和细腻。
尾句“后生可畏吾知子,南北何时见两髦”,则是在表达对后辈者的期望与鼓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重逢旧友的渴望。这里的“两髦”是指双方都有了白发,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对未来相聚机会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与展现个人的坚定信念,构建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示了其文学才华,也传递出对于友谊和未来的深切思索。
神尧御宇宙,举志法三王。
政始重养老,下诏闻万方。
昆邱寿谊翁,德俪四皓行。
年纪百十六,眉鬓若秋霜。
召之上殿见,作步甚康强。
清问得孝理,赐归教其乡。
郡有魏太守,治行尚循良。
老老率先训,宾主体相当。
降阶奉几杖,亲涤豆与觞。
临郊再拜送,观者尽称扬。
阖郡感滋化,斑白不自将。
老翁既仙去,孙子皆淳庞。
明智诵诗书,强壮力耕桑。
三世并上寿,为国增休祥。
四世产玄孙,俊拔如凤凰。
三命作观察,肃肃振王纲。
信哉仁者后,终然柱岩廊。
乡里表厥宅,名曰世寿堂。
遐迩传盛美,作颂比丝篁。
蹇予附末响,朴拙匪成章。
太史倘有述,终始差较详。
《周氏世寿堂诗》【明·顾璘】神尧御宇宙,举志法三王。政始重养老,下诏闻万方。昆邱寿谊翁,德俪四皓行。年纪百十六,眉鬓若秋霜。召之上殿见,作步甚康强。清问得孝理,赐归教其乡。郡有魏太守,治行尚循良。老老率先训,宾主体相当。降阶奉几杖,亲涤豆与觞。临郊再拜送,观者尽称扬。阖郡感滋化,斑白不自将。老翁既仙去,孙子皆淳庞。明智诵诗书,强壮力耕桑。三世并上寿,为国增休祥。四世产玄孙,俊拔如凤凰。三命作观察,肃肃振王纲。信哉仁者后,终然柱岩廊。乡里表厥宅,名曰世寿堂。遐迩传盛美,作颂比丝篁。蹇予附末响,朴拙匪成章。太史倘有述,终始差较详。
https://shici.929r.com/shici/5Q6iu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