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罢新诗兴未休,一声「去也」唱清讴。
山灵若不嫌奴放,携酒明朝订再游。
题罢新诗兴未休,一声「去也」唱清讴。
山灵若不嫌奴放,携酒明朝订再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赏景的情境,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氛围。首句“题罢新诗兴未休”,点明了诗人创作的热情并未因一首诗的完成而消散,反而更加高涨,流露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接着,“一声‘去也’唱清讴”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畅饮高歌的场景,通过“去也”的呼唤,传达出一种洒脱与自由的情感。
后两句“山灵若不嫌奴放,携酒明朝订再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尊重,以及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这里“山灵”象征着大自然,诗人以一种谦逊的态度询问山是否嫌弃他们的放纵,实际上是在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与向往。同时,诗人还预设了次日携酒重游的计划,显示出对这次活动的满足与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才华,更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层峦叠嶂高嶙峋,青溪碧涧波粼粼。
堂亭寺观不知数,市廛隔断无纤尘。
迢迢有客泛孤舫,一苇凌空放双桨。
俨如仙子御风行,烟雾中间互相访。
依稀疑是终南山,坐者揖者咸衣冠。
采药每将巾舄湿,共谈那解天壤宽。
是谁好事留斯迹,安得其间一栖息。
瞻彼春空一片云,为霖有意人难识。
元冥一出百卉摧,冻天裂地施寒威。
西湖老树含春姿,鲜葩皎月争光辉。
清香暗从风外来,怯寒蜂蝶空疑猜。
结实垂金饱霖雨,调羹止渴非凡材。
孤山仙子诗兴浓,厌看桃李娇春风。
冲寒折雪揽芳洁,豪吟意气凌苍空。
十载论交良燕喜,此日分襟隔湘水。
明岁仍期折一枝,寄与衡阳旧知己。
故人别我长洲去,离觞已尽仍延伫。
欲别不别难为情,歧路萧萧班马鸣。
矮屋长材君莫怨,锥处囊中末随见。
一官到处可哦松,何况长洲天下雄。
君是深翁门下士,经术自优文史事。
不见苏湖治事斋,兵农元与水利偕。
单锷奇谋知满腹,安得东坡无荐牍。
何时推毂早重来,与君还对燕山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