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说终天,愁消无地,只有一编怜尔。
如许伤心,萧然容膝,踟蹰绿窗纱里。
溯茂苑从游处,光阴怅弹指。人憔悴。
但消磨、蓼莪风味,悲莫极清泪,滴还似水。
君是古诗人,想笙诗、门子牢记。
掩卷苍茫,剩情怀、凄切如此。
忆昨宵梦魂,眷恋飘然行矣。
恨说终天,愁消无地,只有一编怜尔。
如许伤心,萧然容膝,踟蹰绿窗纱里。
溯茂苑从游处,光阴怅弹指。人憔悴。
但消磨、蓼莪风味,悲莫极清泪,滴还似水。
君是古诗人,想笙诗、门子牢记。
掩卷苍茫,剩情怀、凄切如此。
忆昨宵梦魂,眷恋飘然行矣。
此诗《法曲献仙音》由清代诗人杨葆光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沉哀婉的画面。诗中以“恨说终天,愁消无地”开篇,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伤与愁苦,仿佛无法找到释放情感的空间。接下来,“只有一编怜尔”一句,点明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一本书,这书或许承载着某种慰藉或寄托。
“如许伤心,萧然容膝,踟蹰绿窗纱里”,诗人将个人的悲痛情绪与简陋的居所相联系,通过“容膝”一词形象地描绘出空间的狭小与内心的压抑。“溯茂苑从游处,光阴怅弹指”,诗人回忆往昔与友人共游茂苑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只能在短暂的瞬间中感到怅然若失。
“人憔悴。但消磨、蓼莪风味,悲莫极清泪,滴还似水。”这一段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哀伤,蓼莪之味象征着深深的哀悼之情,泪水如同细流,持续不断地流淌,表达出无尽的悲痛。
“君是古诗人,想笙诗、门子牢记”,诗人在此处对古代诗人的怀念,似乎在寻找共鸣,希望自己的情感能够被历史记住。最后,“掩卷苍茫,剩情怀、凄切如此”,诗人合上书卷,面对茫茫世界,心中仅存的只有这份凄凉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悲欢离合时的深刻感受,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仲舒旧事无人记,家令风流一世倾。
天下何曾识真吏,古来几许尚虚名。
苍山下孱颜,中有神龙栖。
神龙眇何许,一水涵清溪。
深藏岩壑古,迥破风烟低。
当其未蜕时,幽隐漫尘泥。
既蜕头角成,霄汉参云霓。
回顾昔所蟠,陈迹亦已迷。
况我后来人,危磴重攀跻。
四顾但绝壁,丛筱风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