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梦梅花》
《七夕梦梅花》全文
清 / 黄宗羲   形式: 古风

梅花独立正愁绝,冰缠雾死卧天阙。

孤香牢落护残枝,不随飘堕四更月。

新诗句句逼空濛,嫣然一笑隔林樾。

有如高士白云表,牛矢烟消山雪合。

一生寒瘦长镵句,伸头窥天亦半缺。

谁寄山瓢落叶中,泻向梅花同傲兀。

已上六韵梦中作,瓜舍驱猪方矻矻。

床头摸衣境过清,不谓三伏犹未卒。

始知此夜梅花诗,未与炎景相唐突。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黄宗羲的《七夕梦梅花》,描绘了诗人梦中所见梅花的形象和情境。首句“梅花独立正愁绝”,以梅花的孤独形象开篇,暗示诗人心境的寂寥。接下来,“冰缠雾死卧天阙”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梅花在严寒中坚韧不屈,仿佛沉睡在天宫的角落。

“孤香牢落护残枝”进一步强调梅花的坚守,即使在困境中仍散发出清香,保护着仅存的枝条。“不随飘堕四更月”则表达了梅花不愿随风飘落的决心,宁愿独自承受深夜的冷寂。

“新诗句句逼空濛,嫣然一笑隔林樾”将梦境中的诗意与梅花的美态相结合,仿佛梅花在微笑中与诗人隔着树林对话。“有如高士白云表,牛矢烟消山雪合”运用比喻,将梅花比作高洁的隐士,其纯洁无瑕如同高山上的白雪。

“一生寒瘦长镵句,伸头窥天亦半缺”描绘了梅花枝干的形态,虽瘦削但仍向上生长,试图窥探天空,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谁寄山瓢落叶中,泻向梅花同傲兀”则想象有人将山中落叶倒入酒杯,与梅花共饮,表达对梅花傲骨的敬仰。

最后两句“已上六韵梦中作,瓜舍驱猪方矻矻”揭示了诗人是在梦中创作此诗,而此时他还在忙碌的农事中。“床头摸衣境过清,不谓三伏犹未卒”感叹环境的清冷,没想到炎热的三伏天还未过去,这与梅花的坚韧形成对比。

整首诗通过梦境中的梅花,展现了诗人对梅花品格的赞美,以及自己在现实与梦境中的心境交融,体现了黄宗羲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黄宗羲

黄宗羲
朝代:清   字:太冲   号:南雷   籍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生辰: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
猜你喜欢

灵寿杖颂

兹杖灵木,以介眉寿。奇干贞正,不待矫輮。

据贞斯直,植之爰茂。

(0)

送侍郎出使

侍郎将命出金銮,中使传宣左右欢。

关内官曹迎使节,汉中父老识衣冠。

云开太华三峰晓,雨过黄河九曲寒。

寄语渭川千亩竹,西风愿早报平安。

(0)

中秋对月望瑶台感旧兼简城中诸朋友二首·其一

碧落无云河汉流,野亭孤坐思悠悠。

广寒殿启银蟾跃,古桂香飘玉斧收。

诗客久回千里驾,仙台高接五城楼。

遥知樽酒陪清赏,箫罢临风恣唱酬。

(0)

朝阳诗

瀛海之东,桃都之山。有木相扶,蔚乎盘盘。

金鸡既鸣,日观斯出。鸿濛之枝,其赫有奕。

乃浴于海,遂升于天。苍苍凉凉,维气之先。

君子钟之,刚健其德。匪维刚健,抑又温克。

穆穆暾暾,冬夏一致。彼昼而亲,爱畏或二。

我亲其朝,有爱无畏。君子作牧,召父杜母。

宁宽以扰,无猛而势。韶石之上,舜峰之下。

湛湛露晞,皇华被野。嵎夷之宅,旸谷之宾。

成岁定时,羲和纪勋。宁独韶阳,史君遗爱。

式遄其归,光于昭代。

(0)

黄河水

黄河水,西来一折一千里。

四折东流归渤海,浑涛浊浪深无底。

旧传一清三千年,圣人乃出天下安。

河水之清一何少,吁嗟至治何由还。

我愿河水年年清,圣人在上圣复生,千龄万代长太平。

(0)

河上之役三首·其二

新筑河堤要策勋,万人采净北壖薪。

青青好借曹州柳,旧是中原一段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