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八咏楼有感》
《登八咏楼有感》全文
宋 / 吕祖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仲舒旧事无人记,家令风流一世倾。

天下何曾识真吏,古来几许尚虚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yǒnglóuyǒugǎn
sòng / qiān

zhòngshūjiùshìrénjiālìngfēngliúshìqīng

tiānxiàcéngshízhēnláishàngmíng

翻译
董仲舒的往事已无人记得,他的家教风度却影响了一代。
普天之下,有谁真正了解过真正的官吏?自古以来,又有多少人追求虚无的名声。
注释
仲舒:董仲舒,西汉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以儒家学说闻名。
旧事:过去的经历或事迹。
家令:家教,指董仲舒的家庭教育和品德修养。
风流:形容人的风采、风度或才情出众。
真吏:真正能干的官吏,指有实绩而非徒有虚名的人。
虚名:表面的、空洞的名声,与实际才能不符的声誉。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反思,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深沉的感慨。首句“仲舒旧事无人记”,提及了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董仲舒,其“春秋大义”对后世影响颇深,但到了诗人所处的时代,却已鲜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其思想和功绩。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怀念,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事业难成的感慨。

“家令风流一世倾”则是在赞美董仲舒的学术成就和风范,对其影响了一代人的风气表示钦佩。这里的“家令”指的是董仲舒在学术上的地位,他的思想如同家训一般,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接下来的两句“天下何曾识真吏,古来几许尚虚名”,诗人通过对历史上真实存在但被误解或忽视的清官(真吏)的提问,表达了对于那些只剩虚名而缺乏真正贡献的人物的批判。这种批判不仅是对个人,更是对整个社会和历史评价体系的一种反思。

诗人通过这种方式,不只是在怀旧,更是在思考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到真实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且情感丰富的咏史诗,透露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世事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吕祖谦

吕祖谦
朝代:宋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
猜你喜欢

岳鄂王坟上作

朔雪炎风共此年,中原父老亦堪怜。

竖儒屡遣祈求使,大将空持杀伐权。

忠谊有碑书大节,奸邪无面见重泉。

至今宰木犹南拱,遗憾西陵是墓田。

(0)

访仁一初尊师

愿闻清净法,往谒富春僧。

妙论听不厌,道心中自增。

如此醍醐味,使我尝未曾。

岂无夙世因,坐对古佛灯。

庶几一言下,彼此證三乘。

(0)

水龙吟.石帆

搴来非叶非花,海风吹老珊瑚色。

细垂璎珞,斜分钗股,匀排竹节。

锁锁相连,钩钩不断,峭篷孤立。

便石家如意,也难敲碎,谁曾见、高三尺。

尚忆荒矶古石,月明中,潮生潮没。

印次梭袅雾,鲎箄贴水,罗纹密织。

紫干撑时,红澜荡处,枯查浮出。

算琼田、以外更无人种,也无人识。

(0)

暂归里门韬仲叔屡同觞咏即事题赠

又到尊前唤奈何,旅愁偏傍故园多。

期丧仅未妨丝竹,作达几成废啸歌。

粲社悲欢多化石,穷途缓急尽监河。

知君同病关心甚,不厌频频犯夜过。

(0)

题巾赠别·其一

此际能无唤奈何,隔船斜见惨双蛾。

伦回怨脸词难诉,欲掩啼痕泪转多。

拥髻更谁怜好影,

(0)

即夕口占绝句十二首·其十一

鬓影松松髻影低,镜中看镜掠初齐。

金蝉玉燕都嫌俗,单插暹罗旧密犀。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