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水画》
《山水画》全文
明 / 刘珝   形式: 古风

层峦叠嶂高嶙峋,青溪碧涧波粼粼。

堂亭寺观不知数,市廛隔断无纤尘。

迢迢有客泛孤舫,一苇凌空放双桨。

俨如仙子御风行,烟雾中间互相访。

依稀疑是终南山,坐者揖者咸衣冠。

采药每将巾舄湿,共谈那解天壤宽。

是谁好事留斯迹,安得其间一栖息。

瞻彼春空一片云,为霖有意人难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峦、溪流、亭台楼阁以及人物活动的场景。诗人以“层峦叠嶂高嶙峋,青溪碧涧波粼粼”开篇,用“嶙峋”和“粼粼”两个词分别形容山石的险峻和溪水的清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堂亭寺观不知数,市廛隔断无纤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幽静与远离尘嚣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迢迢有客泛孤舫,一苇凌空放双桨”描绘了一位客人在孤舟上悠然自得地划桨前行的景象,与周围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画面。“俨如仙子御风行,烟雾中间互相访”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物活动比作仙人般超凡脱俗的行径,增添了画面的神秘色彩。

“依稀疑是终南山,坐者揖者咸衣冠”一句,通过将眼前的景象与著名的终南山相联系,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壮美与神圣感。接下来,“采药每将巾舄湿,共谈那解天壤宽”描述了人们在自然中劳作与交流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最后,“是谁好事留斯迹,安得其间一栖息。瞻彼春空一片云,为霖有意人难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完全理解的一面。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想象的山水世界。

作者介绍
刘珝

刘珝
朝代:明

刘珝(1426年~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阁老。弘治三年(1490 年)病逝,谥文和。刘珝性疏直,居官清正,不拘小节。晚年致仕还乡,事亲尽孝。著有《青宫讲意》、《古直先生文集》等。 
猜你喜欢

高营夜坐感怀

红衣新熟橘,白首老书生。

解渴闲呼酒,思家厌说兵。

海天风鼓浪,平野月临营。

遥忆黄河北,霜寒古赵城。

(0)

立春夜感怀

闻道花门信,甘州今尚围。

城分犹拒战,兵久未成归。

刁斗连边动,军书入塞飞。

客怀无一可,愁绝盼春晖。

(0)

题查夏重芦塘放鸭图·其二

《鸭头丸帖》种鱼经,尽日芦埼泛渺冥。

何似渔阳随突骑,天风齐放海东青。

(0)

送黄方叔之官山海

翩翩黄叔度,揖我向榆关。

半刺今为政,长城无限山。

扶余潮信外,孤竹夕阳间。

重镇当年地,茫茫古戍间。

(0)

和刘倬之湖上

药屿花源一钓矶,相看终日坐忘机。

寒空波影鱼微动,夕照林声鸟尽归。

近处未能供茗具,远游犹及制山衣。

知君笑我多疏放,池日黄龙定是非。

(0)

忆樊川梅花用东坡松风亭梅花韵

半林乔木樊川村,数株梅花牵梦魂。

媌娥靡曼不挂眼,夭桃野杏为狂昏。

一廛未安扬子宅,五亩欲老香山园。

玉妃鬖髿露身手,暗香冷艳来相温。

有时先生春睡美,绮窗唤起惊朝暾。

经寒故尝却罗幔,避风勤与关柴门。

翻笑孤山林处士,拥衾对花花无言。

只今人去花寂寞,谁怜落月闲清尊。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