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屿花源一钓矶,相看终日坐忘机。
寒空波影鱼微动,夕照林声鸟尽归。
近处未能供茗具,远游犹及制山衣。
知君笑我多疏放,池日黄龙定是非。
药屿花源一钓矶,相看终日坐忘机。
寒空波影鱼微动,夕照林声鸟尽归。
近处未能供茗具,远游犹及制山衣。
知君笑我多疏放,池日黄龙定是非。
这首清代罗孙耀的《和刘倬之湖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湖畔画面。首句“药屿花源一钓矶”,以“药屿”和“花源”象征隐逸之地,而“钓矶”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在此垂钓,享受自然的恬静。次句“相看终日坐忘机”,表达了两人在湖边相处,忘却尘世机心,沉浸在纯真的友情中。
第三句“寒空波影鱼微动”,通过细腻观察,写出了湖面的静态美,鱼儿的微小动作映衬出水面的宁静。第四句“夕照林声鸟尽归”,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林间鸟儿归巢,湖面上只有落日余晖与波光,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第五、六句“近处未能供茗具,远游犹及制山衣”,诗人自谦未能备好茶具,但表示如果有暇,还能缝制山野衣物,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一句“知君笑我多疏放,池日黄龙定是非”,诗人以幽默的方式回应朋友可能的调侃,说自己过于随意,但这种疏放正是他追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含着对复杂世事的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湖上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闲适生活和淡泊心境,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孝和帝在时。洛阳令王君。本自益州广汉蜀民。
少行宦学。通五经论。明知法令。历世衣冠。
从温补洛阳令。治行致贤。拥护百姓。子养万民。
外行猛政。内怀慈仁。文武备具。料民富贫。
移恶子姓。篇著里端。伤杀人。比伍同罪对门。
禁鍪矛八尺。捕轻薄少年。加笞决罪。诣马市论。
无妄发赋。念在理冤。敕吏正狱。不得苛烦。
财用钱三十。买绳礼竿。贤哉贤哉。我县王君。
臣吏衣冠。奉事皇帝。功曹主簿。皆得其人。
临部居职。不敢行恩。清身苦体。夙夜劳勤。
治有能名。远近所闻。天年不遂。早就奄昏。
为君作祠。安阳亭西。欲令后世。莫不称传。
《雁门太守行》【汉·两汉乐府】孝和帝在时。洛阳令王君。本自益州广汉蜀民。少行宦学。通五经论。明知法令。历世衣冠。从温补洛阳令。治行致贤。拥护百姓。子养万民。外行猛政。内怀慈仁。文武备具。料民富贫。移恶子姓。篇著里端。伤杀人。比伍同罪对门。禁鍪矛八尺。捕轻薄少年。加笞决罪。诣马市论。无妄发赋。念在理冤。敕吏正狱。不得苛烦。财用钱三十。买绳礼竿。贤哉贤哉。我县王君。臣吏衣冠。奉事皇帝。功曹主簿。皆得其人。临部居职。不敢行恩。清身苦体。夙夜劳勤。治有能名。远近所闻。天年不遂。早就奄昏。为君作祠。安阳亭西。欲令后世。莫不称传。
https://shici.929r.com/shici/4sBP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