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劫佛难救,终古剩斜阳。
一千年上公案,故纸费评量。
为问金涂埋遍,何事龙天不佑,末路谥降王。
影事入图画,空爇海南香。琴泉圮,报恩燬,等无常。
尽多眼福,向人夸见白毫光。
前此祥云万丈,后此寒烟一抹,起灭总荒唐。
佞佛怪吾钝,佞宋笑吾忙。
坏劫佛难救,终古剩斜阳。
一千年上公案,故纸费评量。
为问金涂埋遍,何事龙天不佑,末路谥降王。
影事入图画,空爇海南香。琴泉圮,报恩燬,等无常。
尽多眼福,向人夸见白毫光。
前此祥云万丈,后此寒烟一抹,起灭总荒唐。
佞佛怪吾钝,佞宋笑吾忙。
这首《水调歌头》以“题雷峰圮塔中所出经卷”为题,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诗人章钰所作。全词以沉郁苍凉的笔触,描绘了雷峰塔倒塌后,经卷散落的情景,以及对佛教信仰与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词的开篇“坏劫佛难救,终古剩斜阳”,以“坏劫”喻指历史的变迁和文明的毁灭,佛力虽大,却难以拯救一切,只剩下夕阳余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接着,“一千年上公案,故纸费评量”,指出历史上的公案和古籍,虽历经千年,仍值得反复品读和探讨,但最终都逃不过时间的考验。
“为问金涂埋遍,何事龙天不佑,末路谥降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金涂(指帝王)虽贵,却也难逃末路,龙天(传说中的神灵)似乎也不再庇佑,暗示了命运的不可预知和世道的无情。
“影事入图画,空爇海南香”,描绘了经卷散落的情景,如同画中之景,而焚烧的海南香,既是对逝去事物的哀悼,也是对知识传承的纪念。
“琴泉圮,报恩燬,等无常”,进一步强调了世间万物皆无常,无论是琴声还是泉水,都难逃衰败的命运,报恩寺的焚毁更是象征着历史的无情。
“尽多眼福,向人夸见白毫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人们曾有幸见到佛像的白毫光,但现在只能回忆。
“前此祥云万丈,后此寒烟一抹,起灭总荒唐”,将历史比作云烟,既有辉煌的过去,也有黯淡的未来,一切都显得荒诞不经。
最后,“佞佛怪吾钝,佞宋笑吾忙”,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有人盲目崇拜佛教,有人则嘲笑追求功名的人过于忙碌,体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对历史、宗教、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是章钰先生作品中的佳作。
山人懒上大鹏背,十载辰游空故情。
双溪给事今出宰,见乃令弟如见兄。
名家才隽负年少,策马况当蟾窟行。
披图谁为写双喜,彷佛玉树相和鸣。
鹊声和鸣阿翁喜,庆门积庆良有以。
大郎待诏金马将,小郎桂折秋风拟。
物类由来得气先,造化于人何彼此。
不问填河事渺茫,亦知化石寻常理。
蹭蹬风云却忆渠,霜毛未遂凌紫虚。
汝鹊西川不惮远,双溪为问意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