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依阑坐,西风掠鬓丝。
城临苗子砦,树隐竹王祠。
边徼秋生早,危岑月上迟。
轺车何以滞,邀我赋新诗。
落日依阑坐,西风掠鬓丝。
城临苗子砦,树隐竹王祠。
边徼秋生早,危岑月上迟。
轺车何以滞,邀我赋新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边关景象。诗人独自倚着阑干,感受着西风轻轻吹过,撩动他鬓边的发丝。周围的环境显得宁静而富有历史感:城池紧邻着苗子砦,古老的竹王祠隐藏在树林之中。秋天的气息早早地笼罩了边境,而明亮的月亮升起得似乎比平时更为迟缓。
诗人借此景色抒发感慨,他的轺车(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为何停留不前,或许是被这壮丽的秋景所吸引,也可能是期待与友人共赏此情此景,邀请他一同吟诗作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边塞风情的独特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
平生烟霞侣,此地重裴回。
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
日暮心无憀,吏役正营营。
忽惊芳信至,复与新诗并。
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
月下读数遍,风前吟一声。
一吟三四叹,声尽有馀清。
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
使我灵府中,鄙吝不得生。
始知听韶濩,可使心和平。
不食胡麻饭,杯中自得仙。
隔房招好客,可室致芳筵。
美酝香醪嫩,时新异果鲜。
夜深唯畏晓,坐稳不思眠。
棋罢嫌无敌,诗成愧在前。
明朝题壁上,谁得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