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不解湖山好,一到城西双眼明。
水面日光浮宝刹,峰头云气拥神京。
石蹬盘回天地老,银河倒挂蜿蜒惊。
碧桃开处无人见,却有春风管送迎。
城中不解湖山好,一到城西双眼明。
水面日光浮宝刹,峰头云气拥神京。
石蹬盘回天地老,银河倒挂蜿蜒惊。
碧桃开处无人见,却有春风管送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游览西山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首联“城中不解湖山好,一到城西双眼明”开篇即点出对比,城中的繁华与喧嚣未能让人领略山水之美,而一旦踏入城西,便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眼中所见皆是美景,心旷神怡。
颔联“水面日光浮宝刹,峰头云气拥神京”进一步展开画面,阳光洒在水面上,映照着远处的宝塔,如同镶嵌在湖面的宝石,熠熠生辉;而山峰之巅,云雾缭绕,仿佛将京城拥入怀中,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
颈联“石蹬盘回天地老,银河倒挂蜿蜒惊”则转向对登山过程的描写,石阶曲折蜿蜒,似乎连通着古老与现代,每一步都踏出了历史的厚重感;而想象中银河倒挂于山间,既是一种夸张的比喻,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惊叹。
尾联“碧桃开处无人见,却有春风管送迎”收束全诗,碧桃盛开,虽无人欣赏,但春风却如使者般,带来了生机与温暖,暗示着即便是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也有生命的力量在悄然绽放。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想象,生动地描绘了西山春日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和生命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齐云西来岩壁立,天削芙蓉千仞碧。
谁能题字碧云端,吴生袖有如椽笔。
蟠金屈铁纷琳琅,天门慌忽蛟龙翔。
梦中神授若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坡翁此诗信奇绝,千年似为吴生设。
老夫拈笔赠吴生,一笑千峰秋月明。
槐花忽送潇潇雨,轻装又来长道。
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国最伤怀抱。登临倦了。
只一点愁心,尚留芳草。
斗酒新丰,而今惭愧说年少。
何应重过小驻,看红阑碧浪,眉影如扫。
潘鬓经秋,沈腰非故,应笑吟情渐杳。柔丝细袅。
是几度西风,几番残照。司马金城,剧怜憔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