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五碧云寺》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五碧云寺》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翠殿朱扉翔紫清,璇题金榜日晶晶。

青莲宛转开仙界,玉阙分明入化城。

双涧循除鸣佩玦,三花拂槛映幡旌。

贵人一去无消息,野老依稀识姓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碧云寺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沧桑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碧云寺的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首句“翠殿朱扉翔紫清”,翠绿的殿堂与朱红的门扉在紫色的天空中显得格外醒目,展现出碧云寺的庄严与神秘。接着,“璇题金榜日晶晶”一句,通过金色的题字和闪耀的日光,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辉煌与神圣。

“青莲宛转开仙界,玉阙分明入化城”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青莲比作通往仙境的道路,玉阙则象征着化城的圣洁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碧云寺超凡脱俗之美的赞叹。

“双涧循除鸣佩玦,三花拂槛映幡旌”描绘了寺内清幽的环境与祥和的气氛。双涧潺潺,佩玦叮咚,三花轻拂,幡旌映照,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

最后,“贵人一去无消息,野老依稀识姓名”两句,通过对比贵人与普通人的不同命运,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尽管昔日的繁华已逝,但碧云寺依然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时间的流转。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碧云寺的美丽景色,也蕴含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文徵明作为明代著名画家兼书法家的独特艺术视角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八

逆放顺收,将寡敌众。隐显同途,得失共用。

针针相似不外来。同行语话要分开。

自从大地火发后,古庙香炉不著灰。

(0)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

无位真人,处处献新。拦胸扭住,不落主宾。

乾屎橛,乾屎橛,三人證龟作个鳖。

(0)

三祖赞·其二

通身是病骨粘皮,举世无人识得伊。

纵使罪根都忏了,依前失却两茎眉。

(0)

偈六十三首·其五

开门待知识,知识不来过。知识既过,凭何施设。

金果早朝猿摘去,玉花晚后凤衔来。

(0)

颂古八首·其三

握不成团拨不开,德云几度下崔嵬。

有时行到海南岸,密密还从旧路回。

(0)

寄星婺适庄居士

稽首毗耶金粟身,静中多见闹中人。

却将不二门头事,时与虚空细讲论。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