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帛礼毕,神人事分。严承乃眷,瞻仰回云。
辇路千门,王城九轨。式道移候,司方回指。
得一惟清,于万斯宁。受兹景命,于天告成。
玉帛礼毕,神人事分。严承乃眷,瞻仰回云。
辇路千门,王城九轨。式道移候,司方回指。
得一惟清,于万斯宁。受兹景命,于天告成。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祭祀典礼的诗,充满了庄重与神圣的气氛。首句“玉帛礼毕,神人事分”表明了祭祀活动已经结束,人们在确认神灵与人类之间界限的同时,也是对神灵崇拜和尊敬的一种表现。
接着,“严承乃眷,瞻仰回云”描述了祭祀后的情景,人们严肃地接受着上天的眷顾,仰望着天空中飘浮的云彩,这里“眷”字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关怀和庇护之意。
“辇路千门,王城九轨”则描绘了祭祀场所的宏伟与壮观,千门辇路象征着权力和礼仪的庄严,王城九轨则显示出古代都城建筑的恢弘与复杂。
“式道移候,司方回指”可能是在描述祭祀活动中的某种仪式或是对时间的标记,表达了一种按部就班、井然有序的场景。
“得一惟清,于万斯宁”则转向了内心的平静与澄明,这里的“惟”字用得恰到好处,传递出一种专一和纯净的情感。诗人可能是在表达通过祭祀活动获得的一种精神上的安宁。
最后,“受兹景命,于天告成”则是对上天恩赐的接受与感激之情,“景命”可能指的是自然界或宇宙间的某种神圣命令,而“于天告成”则表明了祭祀活动已经得到天意的认可和完成。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祭祀场面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情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宇宙乃至精神世界的一种敬畏与追求。
秋至今几日,山云峰尚奇。
新亭独骋望,咏我秋怀诗。
碧水萦麓转,幽蝉映叶悲。
古藤依翠壁,茂树镜清池。
赏会情方适,忧来忽自滋。
荒山逃死地,落日故园思。
遇乱甘身弃,持心与世违。
应人时懒语,兀坐独支颐。
沉思山烟冥,微吟暮影移。
祗应从此去,寂寞但如斯。
天秋万象静,云横乱峰起。
已下微王山,入峡自兹始。
惊湍於此尽,安流澹如砥。
两山郁嵯峨,壁立相对峙。
上凌空崇外,下插渌净底。
层岩碧树滋,洄潭丹叶委。
舟行石罅中,江流瓮城里。
举头天若带,堕此清瀰瀰。
忽惊龛岩大,奔浪喧客耳。
鱼陀考方言,岁出鱼万尾。
水边菖蒲青,石上土花紫。
淙流来不绝,无由访源委。
俄经陈佗洞,斩绝不容趾。
土人若猿猱,跻攀因葛藟。
燃火入其中,数丈神披靡。
睹兹泉壑迥,始觉化工伟。
投身西南陬,肆意阅奇诡。
是邦不生人,境胜乃如此。
宁非造物初,意尽向山水。
神惊畏石坠,志豁欣树美。
穷探日易晚,惜去船欲舣。
徐闻涌波涛,渐见山峛崺。
奇观忽鹜过,我兴方未已。
赖此慰羁愁,无庸伤转徙。
《入峡》【宋·张嵲】天秋万象静,云横乱峰起。已下微王山,入峡自兹始。惊湍於此尽,安流澹如砥。两山郁嵯峨,壁立相对峙。上凌空崇外,下插渌净底。层岩碧树滋,洄潭丹叶委。舟行石罅中,江流瓮城里。举头天若带,堕此清瀰瀰。忽惊龛岩大,奔浪喧客耳。鱼陀考方言,岁出鱼万尾。水边菖蒲青,石上土花紫。淙流来不绝,无由访源委。俄经陈佗洞,斩绝不容趾。土人若猿猱,跻攀因葛藟。燃火入其中,数丈神披靡。睹兹泉壑迥,始觉化工伟。投身西南陬,肆意阅奇诡。是邦不生人,境胜乃如此。宁非造物初,意尽向山水。神惊畏石坠,志豁欣树美。穷探日易晚,惜去船欲舣。徐闻涌波涛,渐见山峛崺。奇观忽鹜过,我兴方未已。赖此慰羁愁,无庸伤转徙。
https://shici.929r.com/shici/G5qybSS4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