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答还卷》
《和答还卷》全文
宋 / 张舜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屈宋功成道不传,后来鸡犬各登仙。

留连光景随时俗,盗窃声名至暮年。

陷没李陵因北伐,漂流杜甫为南迁。

耒阳郴口今吾在,谁与诛茅屋数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ijuàn
sòng / zhāngshùnmín

sònggōngchéngdàochuánhòuláiquǎndēngxiān

liúliánguāngjǐngsuíshídàoqièshēngmíngzhìnián

xiànméilíngyīnběipiāoliúwèinánqiān

lěiyángchēnkǒujīnzàishuízhūmáoshùchuán

注释
屈宋:屈原和宋玉,均为古代著名诗人。
登仙:指死后被神化,升天成仙。
留连:随从,适应。
随时俗:顺应当时的社会风气。
陷没:陷入困境,失败。
李陵:汉代将领,因兵败投降匈奴。
漂流:流离失所,漂泊。
杜甫:唐代大诗人,曾因战乱南迁。
耒阳郴口:地名,位于湖南。
诛茅屋:修理茅屋,暗指隐居生活。
翻译
屈原和宋玉的功绩未能流传后世,他们的名声只让后世的鸡犬各自升天成仙。
他们的才华随着时光流逝而适应世俗,晚年时名声却被人窃取。
李陵因为北伐的失败而陷入困境,杜甫则因战乱南迁漂泊无定。
如今我身处耒阳郴口,又有谁能和我一起修缮这破旧的茅屋呢?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舜民所作,名为《和答还卷》。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才华未被认可的悲哀。

"屈宋功成道不传" 一句,指的是屈原和宋玉两位古代文学家,他们的才艺虽然完成,却因时代背景而没有被广泛传播。"后来鸡犬各登仙" 则是用来比喻那些原本平凡之物,到了后来竟然也能享受神仙般的荣耀。

"留连光景随时俗" 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于名声和光辉事迹随着时代流转而变化的感慨。"盗窃声名至暮年" 则是说到了晚年,人们往往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名声。

接下来的两句 "陷没李陵因北伐,漂流杜甫为南迁" 分别指的是古代将领李陵因战败而被埋没,以及唐代诗人杜甫因为避难而四处漂泊。通过这两个历史人物的遭遇,诗人表达了对才华不被认可、命运多舛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 "耒阳郴口今吾在,谁与诛茅屋数椽" 中,“耒阳”和“郴口”都是地名,诗人提到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然后问道:“有谁来同我计算这简陋茅屋的椽数?”这里的“茅屋数椽”象征着诗人的贫困与孤独,以及对朋友和知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和个人命运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于才华、名声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舜民

张舜民
朝代:宋   字:芸叟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生辰:1065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猜你喜欢

正德宫词二十首·其十五

六军容卫自星罗,熊馆鹰房处处过。

此日灵台颛候望,不知龙虎气谁多。

(0)

閒居无事偶亿古人恒语成联者因以所感足之不论其合与否也·其四

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卿法多爱憎,我法无生灭。

(0)

独阳岩

朔风寒不尽,惨淡结浮阴。

念此闭关日,悠然天地心。

(0)

初出京口

楚歌一声发,吴侬双泪涟。

武昌应尚远,船是武昌船。

(0)

题杂画·其八

秋气自萧索,秋山殊不贫。

丹枫与翠柏,往往媚行人。

(0)

道过一岭曰米花村其名颇雅因为成一绝

夹溪黄叶路,三户米花村。

车马须臾事,寒山日掩门。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