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声徐步上瑶池,高阁稀闻昼漏迟。
馀腊都从爆竹去,先春又报早梅知。
九重日月悬双阙,千载风云庆一时。
盛世唐虞今复见,赓歌才罢又赓诗。
佩声徐步上瑶池,高阁稀闻昼漏迟。
馀腊都从爆竹去,先春又报早梅知。
九重日月悬双阙,千载风云庆一时。
盛世唐虞今复见,赓歌才罢又赓诗。
这首明代程通的《和王典簿韵》描绘了一幅春节热闹且充满喜庆气氛的画面。首句“佩声徐步上瑶池”,以清脆的佩环声和缓地行进,暗示了节日的仪态和尊贵。接着,“高阁稀闻昼漏迟”写出了白天时间在欢庆中显得缓慢,人们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
“馀腊都从爆竹去,先春又报早梅知”两句,生动描绘了除夕夜的爆竹声辞旧迎新,而早梅的绽放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预示着新的一年生机勃勃。
“九重日月悬双阙,千载风云庆一时”进一步赞美皇权的威严与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时表达对盛世的赞美之情。最后,“盛世唐虞今复见,赓歌才罢又赓诗”点明了诗人身处的正是一个如唐虞盛世般和谐繁荣的时代,人们在庆祝之余,不断吟咏诗歌,歌颂美好的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既展现了春节的热闹景象,又寓含了对国家太平盛世的赞美,富有浓厚的节日气氛和历史感慨。
柳暗三眠,蓂翻七荚,禀昴萧生时叶。
信道凤毛池上种,却胜河东鸑鷟。
笃志典坟,经旨素得欧阳学。
妙文章,赴飞黄,姓名即登雁塔。要成发轫勋业。
便先教济川,整顿舟楫。
兆朕于今,须从此超迁,荣膺异渥。
它日趣装事,待还乡欢洽。
颂椒觞,祝遐算,寿同龟鹤。
金贴鼓腰,绣妆檐额,吾宗自昔豪奢。
椒馨兰馥,烟雾霭横斜。
吹管聒天今夜,香风度、罗绮光华。
看双美,郎君俊秀,玉女更宜家。繁华。
歌宴处,金盘撒果,银烛烧花。
任芙蓉帐掩,翡翠屏遮。
更看名传桂籍,蓬瀛近、隐泛仙槎。
归来去,双亲绿鬓,相对饮流霞。
北斗将移,西风已半,蓂馀一叶阶前。
左弧呈瑞,非雾亦非烟。
见说长庚入梦,当年此际产英贤。
谁知得,平生高尚,五福自然全。
肯堂,夸盛事,一新轮奂,适际荣迁。
有重重喜庆,贺客骈阗。
从此燕居笑语,称觞处,好展华筵。
频祝愿,室家相庆,富寿百千年。
好景欣逢,须记取、小阳春暖。
算夜来浃日,今朝生旦。
对此称觞春酒献,郁葱佳气琴堂满。
问使君、记纪绛人年,耆颐半。天付与,文章灿。
牛刀试,风流县。笑陶情松菊,主人懒散。
谁识东山真捷径,银章博取新貂衮。
愿潭居、槐府展经纶,延椿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