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一入通家刺,遂有芳飔满坐回。
骥子汗从千里见,凤毛文自九霄来。
清标已足夸庭玉,大赋真成辨楚材。
而父向衰吾已老,郤枝须傍两家开。
车门一入通家刺,遂有芳飔满坐回。
骥子汗从千里见,凤毛文自九霄来。
清标已足夸庭玉,大赋真成辨楚材。
而父向衰吾已老,郤枝须傍两家开。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题为《吴三皋倩应试金陵以通家子来谒得见新文赋慰赏之余走笔为赠》。诗中描绘了吴三皋携新作前来拜访的情景,表达了对吴三皋才华的赞赏与鼓励。
首联“车门一入通家刺,遂有芳飔满坐回”描绘了吴三皋来访时的场景,车门一开,便带来了通家之谊的气息,使得整个房间充满了清新宜人的香气。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吴三皋的到来比作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形象地表现了他给主人带来的愉悦和惊喜。
颔联“骥子汗从千里见,凤毛文自九霄来”赞美了吴三皋的才华。将吴三皋比作千里奔腾的骏马,汗水淋漓,象征着他的努力与才华;又将他的文章比作来自九重天的凤凰羽毛,寓意其作品高雅、卓越,如同天际的瑰宝。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吴三皋的非凡才情。
颈联“清标已足夸庭玉,大赋真成辨楚材”进一步赞扬了吴三皋的文章不仅清丽脱俗,足以让庭院中的美玉相形见绌,而且其大赋之作更是能辨识出楚地的优秀人才。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吴三皋作品的影响力和价值。
尾联“而父向衰吾已老,郤枝须傍两家开”表达了对吴三皋未来的期许。虽然自己年事已高,父亲也已衰老,但希望吴三皋能够像郤枝一样,成为两家之树,即在两家之间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两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暗含了对吴三皋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三皋才华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年轻才俊的欣赏与期待,同时也体现了友情与文化的传承。
柳眉花面日萧然,两角鸦青慵委肩。
琥珀枕边千点泪,不能滴滴向君前。
忆君初度妾家时,爱妾不异琼树枝。
水晶帘下看妆立,自点青螺为画眉。
鸳鸯飞入青绫被,此时与君翼相比。
君有幽盟在妾心,妾有誓言在君耳。
自从分散连理枝,梦里灯前空自疑。
芙蓉褥冷无心坐,翡翠衾寒睡起迟。
妾身虽是章台柳,一片青松心耐守。
鸾镜如今尚在怀,玉钗肯落他人手。
五陵年少事冶游,隔花抛过锦缠头。
妾心匪石安能转,院锁梨花空自愁。
关山迢迢不可越,锦字慇勤为君说。
君看水上桃花红,是妾此时眼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