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冠从今重入闽,连根移入上林春。
朱盆到日迎风熟,绿树依栏带露新。
自是远臣崇土贡,早知圣世等常珍。
差船不用催程紧,五月炎歊满水滨。
中冠从今重入闽,连根移入上林春。
朱盆到日迎风熟,绿树依栏带露新。
自是远臣崇土贡,早知圣世等常珍。
差船不用催程紧,五月炎歊满水滨。
这首清代诗人倪本毅的《荔枝船》描绘了荔枝从福建运往京城的场景。首句“中冠从今重入闽”,写荔枝被精心挑选,再次进入福建,暗示其珍贵。次句“连根移入上林春”则展现了荔枝被移植到皇家园林的情景,寓意皇家对荔枝的重视。
“朱盆到日迎风熟”描绘了荔枝在运输途中,红艳的果实迎风而熟,显示出其鲜美诱人。接下来,“绿树依栏带露新”则通过环境的清新和露珠的点缀,进一步渲染荔枝的新鲜和生机。
诗人感慨“自是远臣崇土贡”,认为这种贡品不仅是对地方的尊崇,也是朝廷对民生的关心。他称赞在圣明时代,荔枝这样的寻常珍品也能得到平等对待。“早知圣世等常珍”表达了对盛世的赞美。
最后两句“差船不用催程紧,五月炎歊满水滨”描绘了运输荔枝的船只无需急迫赶路,因为皇帝的恩典使得整个过程更为从容,五月的炎热也未能影响这份宁静,满水滨的景象增添了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荔枝的生长、运输和皇家待遇,既体现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也寓含了对盛世的歌颂。
古城阴、一川新浸,天然尘外幽绝。
谁家幻出千机锦,疑是蕊仙云织。环燕席。
便纵有万花,此际无颜色。清风两腋。
炯玉树森前,碧筒满注,共作醉乡客。
长堤路,还忆西湖景物。游船曾点空碧。
当时总负凌云气,俯仰顿成今昔。愁易极。
更对景销凝,怅望天西北。归来日夕。
但展转无眠,风棂水馆,冷浸五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