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巳》
《上巳》全文
宋 / 朱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行行春向暮,犹未见花枝。

晦朔中原隔,风烟上巳疑。

常令汉节在,莫作楚囚悲。

早晚鸾旗发,吾归敢恨迟。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弁所作的《上巳》。诗中描绘了春天渐近尾声,诗人尚未见到春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诗人在感叹季节更替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不因自然的变化而悲伤,反而以积极的态度期待着未来的美好。

“行行春向暮,犹未见花枝。” 开篇即点明时节,春意虽浓但已接近尾声,诗人漫步于春日之中,却未能一睹春花烂漫之景。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期待。

“晦朔中原隔,风烟上巳疑。”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思绪。晦朔,指的是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中原,泛指广阔的大地,暗示诗人对远方景色的遐想。风烟,既指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含了一种朦胧、不确定的感觉。上巳,古代节日,与踏青、赏花等活动相关,此处或寓指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期待。

“常令汉节在,莫作楚囚悲。” “汉节”原指汉朝使者的符节,这里借指保持民族气节和国家尊严。“楚囚”,典出《左传》,比喻身处困境而不失节操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即使在艰难时局中也要保持高洁志向,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摇的决心,同时也提醒自己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沉溺于消极情绪中。

“早晚鸾旗发,吾归敢恨迟。” 最后两句展望未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盛、君主英明的期待,以及自己回归故土、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鸾旗,古代帝王出行时所用的旗帜,象征着君主的威仪和国家的荣耀。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展现了个人对于理想实现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上巳》诗不仅描绘了春末时节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对季节更替和个人心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作者介绍
朱弁

朱弁
朝代:宋   字:少章   号:观如居士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生辰:biàn)(1085~1144

朱弁(biàn)(1085~1144)南宋官员、文学家。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叔祖,太学生出身。建炎元年自荐为通问副使赴金,为金所拘,不肯屈服,拘留十六年始得放归。曾劝宋高宗恢复中原,得罪秦桧,官终奉议郎。他在留金期间写下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诗作,深切婉转,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有《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传世。
猜你喜欢

送僧归永嘉

韶石曾披此性灵,三年孤与急流争。

永嘉旧隐今归去,堪听海涛中夜声。

(0)

庭前柏树子·其二

千圣灵机不易亲,龙生龙子莫因循。

赵州夺得连城璧,秦主相如总丧身。

(0)

偈颂七十二首·其三十二

机夺机,句夺句。觌面相呈,更无回互。

棒头有眼,迥出常情,语下无私,如何分付。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一一

觅起处不得,寻觅处无地。

见色元来见心,见了元来不是。

是不是,镜不照镜兮水不洗水。

(0)

偈三十五首·其二十三

文殊三处度夏,别峰两院禁足。

谁知把住放行,尽道违真逆俗。

(0)

偈颂四十二首·其二十二

办能开饭店,谁怕肚皮宽,说甚方便不方便。

先入南湖门,次入南湖室。

吞底热铁丸,吃底洋铜汁。

本色人到来,沙糖更浇蜜。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