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客情如何,归心坐超忽。
舟行苦淹程,复此江上月。
落帆具午炊,露坐待星没。
市远灯火微,促装暗中发。
乍客情如何,归心坐超忽。
舟行苦淹程,复此江上月。
落帆具午炊,露坐待星没。
市远灯火微,促装暗中发。
这首明代诗人顾甗的《夜泊》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归之情。首句“乍客情如何”,直接表达了初为异乡客的不适和心情波动。接着,“归心坐超忽”流露出对家乡的急切思念,这种心情超越了寻常的期待。
“舟行苦淹程”写出了舟行的艰辛,漫长的距离让诗人感到疲惫。“复此江上月”,以江上的明月增添了几分孤寂,月光下的航行更显得漫长无尽。诗人选择在中午停船做饭,“落帆具午炊”,显示出他的生活简朴,同时也反映出等待夜晚降临以便继续行程的无奈。
“露坐待星没”描绘出诗人独自坐在月光下,直到星星消失,形象地展现了他耐心而孤独的等待。最后两句“市远灯火微,促装暗中发”,写远处城市的灯火微弱,只能依稀可见,诗人趁着夜色悄悄整理行装,准备启程,进一步强化了归心似箭的急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清晓候门立,癯然骨空留。
举步衣尘飘,知是儒者流。
向我一长揖,未言知有求。
曰来自暮春,挟卷逐朋俦。
只言秋有花,谁知雪空稠。
许织既非素,颜瓢亦足羞。
男儿志四方,身口不自谋。
日饥犹可支,夜寒风飕飗。
击石爇□枝,即此是衾裯。
吾道乃终穷,悔不事荒畴。
薙发入空门,未审能见收。
我闻心惨裂,哽咽语不休。
止止勿复道,分钵润枯喉。
斯文天未丧,诗书安可雠。
山泽谁不乐,衣食岂自然。
叩门良有时,淹滞将穷年。
一诺未云易,宁更嫌迁延。
世间重财宝,慷慨安得兼。
客心久已降,节序无后先。
市井归人忙,对之如夜禅。
俛仰匪我畏,所畏在脆坚。
中愿苟或谐,可以遂林泉。
归期知随人,吾心徒拳拳。
尝因今夕欢,攒念昔人迂。
鉴彼天禄阁,回车就溺沮。
相与挈壶觞,愿言忘居诸。
居诸良易忘,荣瘁行须臾。
灵爽托营卫,岂遂同虚无。
此生苟可达,后视今何殊。
缮性弗及时,空令年运徂。
见闻从物化,安得复其初。
泽涸多异同,叹息园中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