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晓》
《清晓》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清晓候门立,癯然骨空留。

举步衣尘飘,知是儒者流。

向我一长揖,未言知有求。

曰来自暮春,挟卷逐朋俦。

只言秋有花,谁知雪空稠。

许织既非素,颜瓢亦足羞。

男儿志四方,身口不自谋。

日饥犹可支,夜寒风飕飗。

击石爇□枝,即此是衾裯。

吾道乃终穷,悔不事荒畴。

薙发入空门,未审能见收。

我闻心惨裂,哽咽语不休。

止止勿复道,分钵润枯喉。

斯文天未丧,诗书安可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晨在门前等待的僧人,以简朴的生活态度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其对人生和世事的独特见解。诗中通过僧人的言行,反映了他对儒家思想的追求与反思,以及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自省。

首句“清晓候门立,癯然骨空留”描绘了清晨时分,僧人独自站在门前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他清瘦、脱俗的形象。接着,“举步衣尘飘,知是儒者流”则暗示了僧人虽然身处佛门,但内心仍保持着儒家学者的风范。

“向我一长揖,未言知有求”展示了僧人待人接物的谦逊与真诚,即使面对陌生人也表现出尊重。接下来的几句“曰来自暮春,挟卷逐朋俦”,描述了僧人从春天开始,跟随朋友四处游历的情景,体现了他追求知识与友谊的生活态度。

“只言秋有花,谁知雪空稠”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人生困境的深刻理解。随后,“许织既非素,颜瓢亦足羞”则借比喻,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自省。

“男儿志四方,身口不自谋”强调了僧人对个人目标与行动的坚持,即使面临生活的艰难,也不放弃追求。“日饥犹可支,夜寒风飕飗”进一步描绘了僧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

“击石爇□枝,即此是衾裯”通过具体的行动,如击石取火、利用树枝取暖,展现了僧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智慧。最后,“吾道乃终穷,悔不事荒畴”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反思与遗憾,同时“薙发入空门,未审能见收”则暗示了对出家生活的犹豫与困惑。

整首诗通过僧人的故事,探讨了人生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逆境中保持自我、寻求精神慰藉的重要性。诗中充满了哲理意味,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洞察。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过永城寄知县陈宣德同年三绝句·其二

昔年同看杏园春,十载徒劳走路尘。

试问风前拢板女,何如月下倚楼人。

(0)

赠温幕张子常有诗见怀用韵因成五篇·其五

曾乘碧海驭风舟,几挹苍崖喷雪流。

想得更当和鼎重,也应须记赏心幽。

(0)

谢成都杨汇秀才惠邛州竹杖二首·其一

临邛石上老龙孙,雪抱霜封有旧痕。

耸削已知非俗物,更堪来自草玄门。

(0)

诗酒六首·其四

已在渊明归去后,只消长庆醉吟中。

诗名未到出蓝者,酒德忘为垂白翁。

刻烛分题喉每噤,挥杯多酌指如丛。

拦街拍手儿童笑,十日醒无一日空。

(0)

题普照寺

刚趁閒情逐队行,忽逢萧寺眼前明。

修廊有荫僧趺坐,古殿无人雀啄声。

咫尺都城尘不到,寻常林木境还清。

凭君试问轮蹄客,过此如何不解惊。

(0)

和高邮监税李光道承务·其一

论交未必须白头,邂逅相逢辖屡投。

识似方诸能鉴物,言非萱草自忘忧。

诗书已见勤追琢,筦库何妨暂滞留。

但喜荒斋得佳咏,清风和气日休休。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