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单于川对雨二首·其一》
《单于川对雨二首·其一》全文
唐 / 苏味道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崇朝遘行雨,薄晚屯密云。

缘阶起素沫,竟水聚圆文。

河柳低未举,山花落已芬。

清尊久不荐,淹留遂待君。

(0)
注释
崇朝:清晨。
遘:遇到。
行雨:降雨。
薄晚:傍晚。
屯:聚集。
密云:乌云密布。
缘阶:沿阶。
素沫:白茫茫的水雾。
竟水:水面。
聚圆文:形成圆形波纹。
河柳:河边柳树。
低未举:还未舒展。
山花:山花。
落已芬:已飘落散发香气。
清尊:清酒。
久不荐:久未斟满。
淹留:停留等待。
遂:于是。
翻译
清晨遇到一场雨,傍晚时分乌云密集。
沿着台阶升起白茫茫的水雾,水面聚集成圆形的波纹。
河边的柳树还未舒展,山上的花朵已经飘落散发出香气。
酒杯已久未斟满,我在此停留等待你的到来。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细雨绵绵的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体验与欣赏。

"崇朝遘行雨"一句,以动词"遘"形容细雨如织网般覆盖大地,既表现了春天雨水的频繁,也传递出一种柔和之感。紧接着"薄晚屯密云",则描绘出了夜幕降临时云层愈发浓密的情景,增添了一种静谧与深沉。

"缘阶起素沫"中的"缘阶"指的是沿着台阶生长的植物,而"素沫"则是形容细雨滴落在这些植物上的晶莹水珠,这两者交织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竟水聚圆文"中,"竟水"可能指的是小溪或河流,而"圆文"则暗示了水边石块被雨水打磨得光滑圆润。

接下来的"河柳低未举,山花落已芬"两句,分别描绘了河岸柳树尚未完全抬头的姿态,以及山间花朵虽然已经飘落,但依然散发着淡雅的香气。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更透露出一种期待与欣赏之情。

最后两句"清尊久不荐,淹留遂待君"则转向人的情感表达。"清尊"可能指的是清酒,而"久不荐"说明诗人长时间没有享用这杯美酒。"淹留遂待君"表明了诗人因为等待着某个人而迟迟不饮,透露出一种期待与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植物、水流和花朵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美酒与人的情感联结,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同时也寄寓着对某人或某物的深情等待。

作者介绍
苏味道

苏味道
朝代:唐   籍贯: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   生辰:648—705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9岁能文。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苏家庄(在今大裴村、小裴村一带))人,在《新唐书》中,唐朝宰相中有苏味道,他属于赵郡栾城人(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他的先祖为汉并州刺史苏章,其有著名后裔为苏轼,以后有人因官居于赵郡,因此而留居下采。
猜你喜欢

戊辰春如练江奉怀筠社诸友四首·其二

春风袅袅想淇坡,独倚江楼感慨多。

鹭浴碧波翻玉宇,莺穿丝柳度金梭。

高贤有约联诗社,野老无能缀钓蓑。

欲倒海杯同一醉,不知芳兴近如何。

(0)

秋兴

携旧醅,步荒台。臂鹰人不见,题凤客还来。

野酌莫将文字饮,幽怀先向菊花开。

(0)

洞门寺偶题二首·其二

兰若开毗域,昙光射汉分。

门临千地水,台护五天云。

问药客怀恶,登楼乡思殷。

郡人称吏隐,相与鹿麋群。

(0)

游卢岩道中遇雨恐有期而不至口占促之

冒雨寻幽胜,芳怀太率真。

影连衡岳晴,清涤泰寰新。

峰展青莲面,亭芬金谷春。

虽知勤羽盖,无以弃松筠。

(0)

入陜忆故园

晓发孤帆暮未收,微风吹度陇西头。

山含韦曲连村静,水绕函关泛月流。

蝶梦夜频归故国,鸿声时复报新秋。

闻道潮阳正征战,捷书何日到商州。

(0)

送金生入太学

去去漳河远,迟迟璧水长。

修途无日月,逆旅自风霜。

折柳魂方黯,看花气踰扬。

三春好消息,应寄陇头芳。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