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江浒,巨鱼百尺。江何嵯峨,鱼所窟宅。
鲟鱼觜头多估客,朝上浔阳,暮下岳阳。
高樯巨艑,吴鹾雪霜。力田万顷,不如服商。
扬子东来波浪恶,五两迎风乌毕膊。
公无渡河公更作,明朝北风大于昨。
北风打舶,鱼毙山立。长鲛腊人,欲献江伯。
仰天呼号,虾䱉㗲啧。
公无渡河,公渡河,横江估客何其多。
浔阳江浒,巨鱼百尺。江何嵯峨,鱼所窟宅。
鲟鱼觜头多估客,朝上浔阳,暮下岳阳。
高樯巨艑,吴鹾雪霜。力田万顷,不如服商。
扬子东来波浪恶,五两迎风乌毕膊。
公无渡河公更作,明朝北风大于昨。
北风打舶,鱼毙山立。长鲛腊人,欲献江伯。
仰天呼号,虾䱉㗲啧。
公无渡河,公渡河,横江估客何其多。
这首《公无渡河》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浔阳江边巨鱼与商人生活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诗中首先描述了浔阳江边巨鱼的壮观景象,“巨鱼百尺”形象地展现了鱼之庞大,而“江何嵯峨,鱼所窟宅”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江水的壮阔与鱼儿生存环境的独特。接着,诗人以“鲟鱼觜头多估客,朝上浔阳,暮下岳阳”描绘了商人利用长江便利进行贸易的繁忙景象,体现了古代长江作为重要交通动脉的历史地位。
“高樯巨艑,吴鹾雪霜”一句,通过“高樯巨艑”形容船只的高大与坚固,以及“吴鹾雪霜”比喻盐的洁白与珍贵,进一步展示了商人们在艰苦环境中追求财富的坚韧精神。而“力田万顷,不如服商”则表达了对商人智慧与勤劳的赞美,强调了商业活动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诗人通过“扬子东来波浪恶,五两迎风乌毕膊”描绘了长江的险恶与航行的艰难,以及风浪中船帆与乌鸦的动态,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壮丽的氛围。最后,“公无渡河公更作,明朝北风大于昨”、“北风打舶,鱼毙山立”、“长鲛腊人,欲献江伯”等句子,通过一系列的场景转换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思。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丰富,不仅展现了古代长江流域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命运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