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续王础尘少莱子歌为屈翁山寿》
《续王础尘少莱子歌为屈翁山寿》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古风

老莱子有五色衣,少莱子有五色笔。

衣舞班斓有尽时,笔飞青简无穷日。

每常中夜起鸡声,亦曾草檄母窥屏。

子年六十母九十,母头全白子全青。

阶前幼稚立四五,长者能文少者语。

人生快意岂在多,莫惜堆盘献鸡黍。

君不见叔皮避地河西居,王命论成还著书。

汉家纪传定义例,作者何必皆石渠。

平津六十初应诏,再至太常方见召。

奇才伟貌众所推,得君何必皆年少。

君家有书非野史,碧血荧荧光透纸。

笔端生气万古存,君与人人皆不死。

少莱子,老布衣,世上好恶多是非。

三闾之后若无子,日月谁与争光辉。

请簪此笔立殿陛,可以上报三春晖。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续王础尘少莱子歌为屈翁山寿》。诗中以“老莱子”和“少莱子”的形象比喻,表达了对屈大均(字翁山)的敬仰之情。

诗的开篇即以“老莱子有五色衣,少莱子有五色笔”起兴,将屈大均比作拥有五彩衣裳的老莱子,寓意其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接着,“衣舞班斓有尽时,笔飞青简无穷日”,以衣裳的美丽终会褪色,而笔墨在竹简上却能永存,象征着屈大均的才华将被历史铭记。

“每常中夜起鸡声,亦曾草檄母窥屏”,描述了屈大均深夜勤奋写作的情景,以及母亲对其创作的关心与支持。通过“子年六十母九十,母头全白子全青”这一细节,展现了两代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与传承。

“阶前幼稚立四五,长者能文少者语”,描绘了一幅家庭和谐、教育有序的画面,强调了知识与智慧在家庭中的传递。最后,“人生快意岂在多,莫惜堆盘献鸡黍”,表达了对屈大均生活态度的赞赏,认为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精神的充实与内心的满足。

“君不见叔皮避地河西居,王命论成还著书”,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赞美屈大均的才华与贡献。接下来的几句则赞扬了屈大均在学术上的成就,以及其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

“平津六十初应诏,再至太常方见召”,提到屈大均在官场的生涯,表现了其受到朝廷重视的过程。紧接着,“奇才伟貌众所推,得君何必皆年少”,强调了屈大均的才能与魅力,并指出其影响力超越了年龄的界限。

“君家有书非野史,碧血荧荧光透纸”,表达了对屈大均著作的珍视,认为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精神的光芒。最后,“笔端生气万古存,君与人人皆不死”,总结了屈大均作品的生命力,以及其思想与精神将永远流传。

整首诗通过对屈大均生平事迹的描绘与赞美,不仅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与知识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赠钱思权·其四

同室与乡邻,势与他人异。

义当同子去,岂敢徇于利。

但恐登舟时,无以慰亲意。

沽与玉瓮醅,岂烦酒官义。

(0)

谢吕帅寄书

畴昔逢公时,老人悦公义。

率然应公问,而云在藏器。

公以问为好,其法为可传。

老语不记时,人事成恍然。

(0)

句·其六

风暄翠幕春沽酒,露湿筠笼夜卖花。

(0)

陈府君挽歌辞

吴会多长者,斯人昔所钦。

高材谁复见,令闻独留今。

松柏开原势,笳箫送水阴。

安知此吉卜,有子服朝簪。

(0)

七言景德寺考试院壁和王介甫所题诗二首·其二

夜风吹雨冷通帷,鸣雁初闻一一悲。

幸好归时归未得,愁来莫读壁间诗。

(0)

运司园亭十咏·其七潺玉亭

傍砌酾小渠,回环是流水。

石蜃吐珠涎,清响醒人耳。

风彻竹影碎,月皎波光起。

飒爽无尘嚣,静适心所喜。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