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砌酾小渠,回环是流水。
石蜃吐珠涎,清响醒人耳。
风彻竹影碎,月皎波光起。
飒爽无尘嚣,静适心所喜。
傍砌酾小渠,回环是流水。
石蜃吐珠涎,清响醒人耳。
风彻竹影碎,月皎波光起。
飒爽无尘嚣,静适心所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园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运司园亭中的潺玉亭作为观察点,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声音的描绘,展现了水渠、流水、石头、竹影、月光等自然元素的和谐共存。
首先,“傍砌酾小渠,回环是流水。”开篇即以“小渠”与“流水”为引子,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流,环绕着园亭,营造出一种流动的韵律美。这里的“酾”字,形象地描绘了水流轻盈地流淌,仿佛在为园亭增添生机与活力。
接着,“石蜃吐珠涎,清响醒人耳。”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石蜃”这一意象,将石头比作海中之蜃,其“吐珠涎”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更寓意着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同时,“清响醒人耳”则直接点明了流水声的清澈悦耳,能够唤醒人的听觉,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风彻竹影碎,月皎波光起。”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静谧与美好。微风吹过,竹影摇曳,破碎的光影洒落在地面上,增添了几分动态之美。而当月光照耀水面时,波光粼粼,宛如银色的丝带在水中轻轻舞动,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诗意的美。
最后,“飒爽无尘嚣,静适心所喜。”诗人以“飒爽”形容风的清爽,暗示整个环境的清新脱俗,远离尘世的喧嚣。这样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感到无比的宁静与满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展现了运司园亭中潺玉亭的美丽景色,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心灵慰藉和宁静感受。
纸上画仙挂古壁,朝朝暮暮被烟熏。
泥塑钟离木雕木,不是元皇大道君。
近来尘世无丹诀,哑口道人俱不说。
武夷散人不辱仙,只图一日三碗雪。
白鹤白鹤何方来,丹墀绛阙几时开。
空中莫作嘹唳声,片云冷风何快哉。
鹤作声时我无耳,鹤振羽时我无眼。
蓬莱只是半步许,一生且做老担板。
高人占断一生閒,长得青山在眼看。
棋子纵横星点乱,琴弦戛击玉声寒。
无心门掩苔三径,观化庭栽竹万竿。
中有玄机人不会,清风明月两丸丹。
上圣固天纵,英艺皆绝伦。
时乘万几闲,翰动如有神。
用之当豫游,不忘安四民。
匪颁及群下,络绎来中宸。
毰毸灵凤翔,郁怒虬龙振。
清若四海秋,熙如天下春。
愚臣土芥微,亦受雨露均。
愿推赐书意,直以古义陈。
士本学先王,所求谊与仁。
农当服稼穑,昏作圳亩勤。
百工备用器,不治刺绣文。
万商迁有无,不通珠翠珍。
四业既交修,坐令风化纯。
人和衣食丰,天应殊祥臻。
皇心正在此,非以能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