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卷阴舒散积氛,为怜长夜隐高雯。
何人不在光辉下,圆缺从教镜里分。
阳卷阴舒散积氛,为怜长夜隐高雯。
何人不在光辉下,圆缺从教镜里分。
这首诗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缓缓升起,驱散黑暗,带来光明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月亮的喜爱与赞美。"阳卷阴舒散积氛",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升起,将阴暗和污浊之气驱散的过程。"为怜长夜隐高雯",则表达了月亮在长夜中如同高贵的女子,静静地守护着大地,给予人们光明与温暖。"何人不在光辉下",强调了月亮之光普照万物,不分贵贱,皆能沐浴其光辉之中。"圆缺从教镜里分",则以镜子为喻,说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如同镜子中的倒影,自然更替,美不胜收。整首诗通过月亮这一自然现象,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山远平分翠,楼高迥得秋。
暝随归鸟至,清与故人留。
地僻尘稀到,云轻栋欲浮。
林光新雨净,湖影夕阳收。
短笏频支颊,重帘不下钩。
画姿疑浅著,诗境入冥搜。
吏服终同隐,村居且当游。
百年浑对此,何必泛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