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波万古流不息,春来怒触波心石。
雾雨阴笼蜃气楼,月星光射鲛人室。
桃花浪暖滔天高,常闻穴底蛟龙号。
舟人鼓柁倏然过,喧豗飞雪逋轻舠。
沧波万古流不息,春来怒触波心石。
雾雨阴笼蜃气楼,月星光射鲛人室。
桃花浪暖滔天高,常闻穴底蛟龙号。
舟人鼓柁倏然过,喧豗飞雪逋轻舠。
这首诗描绘了龙穴春涛的壮丽景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浑与神秘。首句“沧波万古流不息”开篇即以“沧波”点出水的深邃与永恒,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接着,“春来怒触波心石”一句,通过“春”字引入季节的变化,同时“怒触”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春潮涌动、激荡的情景,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感。
“雾雨阴笼蜃气楼,月星光射鲛人室”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氛围,雾雨朦胧,蜃气楼影若隐若现,月光星光则为海底的鲛人世界增添了一抹神秘的光辉。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暗示了某种超乎寻常的自然现象或神话传说,增加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和艺术魅力。
“桃花浪暖滔天高,常闻穴底蛟龙号”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桃花盛开,春水温暖,波浪滔天,仿佛整个天空都被波涛所覆盖。蛟龙的吼声从海底传来,既增添了海洋的神秘感,也象征着力量与威严。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化了春潮的壮观与生命力。
最后,“舟人鼓柁倏然过,喧豗飞雪逋轻舠”描绘了船行于波涛之上的场景。舟人奋力划桨,船只迅速穿越汹涌的波涛,仿佛在飞雪中穿行,轻快而敏捷。这一场景不仅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也体现了面对自然力量时人类的智慧与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穴春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和对人类探索精神的颂扬。
今年三月日食既,愁云黯黯风摧地。
稚子悭呼新月生,行旅狂奔暮雨至。
父老招予且指示,天狗凶猘恣吞噬。
寒精闪闪不受降,欲灭未灭两争势。
袒跣堕冠仰天视,残星三四如相避。
便欲伐鼓集村市,缴弓注矢快歼殪。
天宇沈沈高莫攀,反袂无声掩双涕。
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都。
百尺悬飞陛,八窗列交疏。
璇题像刻凤,游极类翔乌。
信兹蓬莱境,旷哉仙人居。
夙龄茂文藻,委志讽诗书。
台端既肃轨,河内亦承符。
解缨谢神武,税驾凌清虚。
炎曦戒末垂,凉飙被广除。
徵声理丝竹,张燕集簪裾。
嘉宾倾四座,丰膳出中厨。
灵妃递楚舞,双童扬吴歈。
容成献琼醴,长房启玉壶。
一饮粲颜色,再饮葆令躯。
愿言享黄发,荣名千载俱。
平生慕古人,立志固难满。
自觉分寸长,用之终已短。
良友日零落,悽悽独无伴。
流离三十年,苟且图饱煖。
壮岁尚无闻,及今益樗散。
治蜀想武侯,匡周叹微管。
愿一整颓风,俗人谓迂缓。
孤灯照遗经,雪深坐空馆。
一岁倏遒尽,我行复何如。
何为穷巷中,悄然日閒居。
未敢听轮扁,且读堂上书。
糟粕虽已陈,致治良有馀。
典谟化刀笔,衣冠等猿狙。
孰令六代后,一变贞观初。
四海皆农桑,弦歌遍井闾。
我亦返山中,耦耕伴长沮。
卜雒方迁鼎,封唐次剪圭。
国分河华北,星主实沈西。
攘狄威名重,垂昆敬德跻。
宠光延白屋,惠泽普黔黎。
别殿俄传燧,深宫早听鼙。
梯冲临玉壁,戈旝绕铜鞮。
井竭龙池水,梁空燕垒泥。
圃花游鹿采,山木化鹃啼。
国语春秋志,贤王暇日题。
定知慈俭理,得与禹汤齐。
玉叶衣冠尽,金刀姓字迷。
那堪梁苑草,春日更萋萋。
黾勉三迁久,间关百战深。
生惭毛义檄,死痛子舆衾。
荻字书犹记,斑衣舞尚寻。
凄其天步蹙,荏苒岁华侵。
密叶凋秋气,贞柯落夜阴。
国书公父训,女史大家箴。
未已还闾望,仍留恤纬心。
霜催临穴旐,风送隔邻砧。
白鹤非新表,青乌即旧林。
欲求防墓处,戈甲满江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