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娇娘行》
《娇娘行》全文
宋 / 孙次翁   形式: 古风

楚宫女儿身姓孙,十五绿鬓堆浓云。

脸花歌笑艳杏发,肌玉才近红琼温。

仙源曾引刘郎悟,天教谪下风尘去。

策金堤上起青楼,照水花间开绣户。

山阳天下居要冲,春行处处皆香风。

花名乐府三千辈,惟君第一娇姿容。

画舫骄马日过门,过者知名求见君。

侍君颜色肯一顾,方肯延入罗芳樽。

遏云数声贯珠善,惊鸿舞态流风转。

不是当朝朱紫人,歌舞筵中难得见。

朝英国士相欢久,学诗染翰颜兼柳。

卫尉卿男号富儿,黄金满载来见之。

朝欢夕宴奉歌酒,春去秋来情愈厚。

青丝偷剪结郎心,暗发深诚誓婚偶。

深更不与家人露,藏头掩面随郎去。

千里相从人不知,鸳鸯比翼凌云飞。

帝城风物正春色,与郎遍赏游芳菲。

郎去高堂负父意,父亲惜子情难制。

六礼安排迎入门,且图继嗣延家世。

铨行补吏任忠州,整袖长江同溯流。

瞿塘滟滪遍经历,二年惟爱居蛮陬。

解官入京重调转,空闺独坐居京辇。

伤离感疾时召医,无何楚客皆闻知。

急具高堂报阿母,母怒大发如风雨。

来见娇娘大嗟怨,怒声肆骂千千遍。

扶夺上马去如飞,争奈郎踪相去远。

回到娘家三四春,双眸盈疾愁见人。

蕙心兰性欲枯死,盘金匣玉都埃尘。

阿母养身今已报,从今所得多金宝。

誓心不嫁待郎音,烟波万里难寻耗。

迩来泛迹渡金陵,住近仪真江外亭。

北提征辔过花院,分明认得娇娘面。

旧家云鬓慵理妆,泪裹罗襟金缕溅。

灯前相顾问行年,一别音容何杳然。

君今三十未为老,昔时青发今华颠。

君容若入襄王梦,我才曾试光明殿。

秋江夜醉话平生,坐抱琵琶船上宴。

娇娘娇娘真可惜,自小情多好风格。

只恐情多误尔身,休把身心乱抛掷。

君不见乐天井底引银瓶,瓶沉簪折争奈何。

(0)
鉴赏

这首《娇娘行》由宋代诗人孙次翁所作,描绘了一位名为孙的女儿在宫廷中的生活与情感纠葛。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娇娘的美貌、才华以及她与外界的互动,同时也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复杂与残酷。

诗的开头描述了娇娘的美丽:“楚宫女儿身姓孙,十五绿鬓堆浓云。”她十五岁正值青春,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如同浓云般堆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的青春活力和美丽。

接着,诗人通过“脸花歌笑艳杏发,肌玉才近红琼温”描绘了娇娘的动人笑容和肌肤之美,将她比喻为盛开的杏花,温润如玉,充满生机与活力。

“仙源曾引刘郎悟,天教谪下风尘去。”这一句借用了刘郎的故事,暗示娇娘虽身处宫廷,但内心向往自由与纯净的生活,如同被天命所指引,最终可能会离开这世俗的尘嚣。

接下来,“策金堤上起青楼,照水花间开绣户”描绘了娇娘在宫廷中的生活场景,她如同一位贵族女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同时又与自然美景相映成趣。

“山阳天下居要冲,春行处处皆香风。”进一步展示了娇娘所在之地的重要性,以及春天时节,整个地区弥漫着浓郁的香气,象征着她生活中的美好与繁华。

“花名乐府三千辈,惟君第一娇姿容。”强调了娇娘在众多美女中独一无二的美丽与才华,她是乐府中最为出色的一位。

“画舫骄马日过门,过者知名求见君。”描绘了来访者络绎不绝的情景,他们对娇娘的美貌与才华极为仰慕,纷纷前来寻求一见。

“侍君颜色肯一顾,方肯延入罗芳樽。”表明了娇娘对于访客的态度,只有得到她的青睐,才能进入她的私人宴会,享受尊贵的待遇。

接下来,诗人通过“遏云数声贯珠善,惊鸿舞态流风转”描绘了娇娘的音乐才华与舞蹈技艺,她的歌声如同云中之音,珠贯连串,舞姿轻盈,如同惊鸿一般流转。

“不是当朝朱紫人,歌舞筵中难得见。”强调了娇娘的非凡之处,她不仅拥有美丽的外表,还具备卓越的才华,能够在宫廷的盛宴中脱颖而出。

“朝英国士相欢久,学诗染翰颜兼柳。”提到娇娘与文人墨客之间的深厚友谊,她不仅擅长音乐与舞蹈,还精通文学,与当时的文豪颜兼柳等人有着深厚的交往。

“卫尉卿男号富儿,黄金满载来见之。”描述了一位富有的卫尉卿之子对娇娘的追求,他带着满载黄金的礼物前来表达心意。

“朝欢夕宴奉歌酒,春去秋来情愈厚。”表达了娇娘与追求者之间感情的加深,他们在频繁的宴会上共度欢乐时光,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的感情愈发深厚。

“青丝偷剪结郎心,暗发深诚誓婚偶。”描绘了娇娘与某位男子之间秘密的爱情,她剪下青丝作为信物,向对方表达深沉的爱意,并许下终身的承诺。

“深更不与家人露,藏头掩面随郎去。”说明了娇娘为了爱情,不惜违背家人的意愿,与爱人私奔。

“千里相从人不知,鸳鸯比翼凌云飞。”形容两人不顾一切,勇敢地追求爱情,如同鸳鸯般比翼齐飞,穿越千山万水。

“帝城风物正春色,与郎遍赏游芳菲。”在京城的春色中,两人共同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享受着爱情的美好。

然而,好景不长,娇娘的父亲因不满女儿的私奔行为而大发雷霆,甚至亲自前往寻找女儿。在一番激烈的争吵后,娇娘被迫返回家中,从此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

“蕙心兰性欲枯死,盘金匣玉都埃尘。”形容娇娘内心的痛苦与绝望,她原本纯洁如兰花的心灵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曾经珍贵的首饰也变得黯淡无光。

“阿母养身今已报,从今所得多金宝。”虽然母亲为了女儿的幸福而付出了一切,但娇娘却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誓言不再嫁人,等待着远方情人的消息。

“誓心不嫁待郎音,烟波万里难寻耗。”表达了娇娘坚守爱情的决心,即使面对遥远的距离和未知的未来,她也愿意等待。

最后,“迩来泛迹渡金陵,住近仪真江外亭。”描述了娇娘后来辗转流离,最终定居在金陵附近的一个江边亭子里。

“北提征辔过花院,分明认得娇娘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再次遇到了旧识,心中涌起了复杂的情感。

“旧家云鬓慵理妆,泪裹罗襟金缕溅。”娇娘的云鬓不再梳理,眼眶中充满了泪水,金缕衣上的装饰也沾满了泪水。

“灯前相顾问行年,一别音容何杳然。”两人在灯下相互询问对方的年龄,感叹分别后的岁月如梭,音容笑貌早已模糊。

“君今三十未为老,昔时青发今华颠。”尽管时间流逝,但娇娘仍然认为对方年轻有为,没有变老。

“君容若入襄王梦,我才曾试光明殿。”表达了娇娘对对方的思念,希望对方能像古代的襄王一样,梦见自己,也曾有幸在皇宫中展示才华。

“秋江夜醉话平生,坐抱琵琶船上宴。”在秋夜的江边,两人饮酒畅谈,坐在船上弹奏琵琶,享受着宁静的夜晚。

“娇娘娇娘真可惜,自小情多好风格。”诗人感慨娇娘的美丽与才华,以及她对爱情的执着,认为她是一个值得珍惜的人。

“只恐情多误尔身,休把身心乱抛掷。”提醒娇娘,过多的情感投入可能会带来伤害,应当谨慎对待自己的情感。

“君不见乐天井底引银瓶,瓶沉簪折争奈何。”引用白居易的诗句,比喻爱情中的困境,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可能无法挽回失去的东西。

这首《娇娘行》通过对娇娘美丽、才华、爱情故事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宫廷生活的复杂与人性的多面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与美的赞美,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孙次翁
朝代:宋

孙次翁,名未详,刘斧友。事见《青琐高议》前集卷三。
猜你喜欢

莺啼序

晴窗峭寒骤减,掩荼蘼翠户。

晓阴薄、步屧前廊,渐觉芳讯迟暮。

绕栏见、将雏燕老,榆烟漠漠莺啼树。

黯离怀,衫袂东风,乍沾飞絮。

最忆西泠,画舫载酒,倚垂杨绿雾。

钿波映、堤上宫眉,锦鳞曾寄情素。

任人闲、愁深似海,尽销入、檀牙金缕。

趁斜阳,轻棹归来,不惊鸥鹭。

评花小榭,待月虚帘,总未经雁旅。

何况有,粉围香陈,漏永灯烬,捣梦生云,碾春成雨。

京绡半臂,吴绫双枕,如今都是销魂处。

悔无端、短楫秋江渡。

旗亭怅望,天涯草又青青,采壁泪满尘土。

鹃催碧暗,蝶怨红稀,叹客衣换苎。

但想像鸦头睡袜,鹊尾薰炉,冷落琼台,醉歌醒舞。

思量觅寄,同心栀子,知君应更憔悴苦。

莫凄凉、长傍秦筝柱。

新词自摺筠笺,暝写晨吟,阿环嚏否?

(0)

烛影摇红四首·其三

风叶堆廊,露苔凝砌秋凉早。

不关情处猛相思,曾印双鸳小。

弹指欢悰似扫,翠帘空房栊静窈。

秋千影里,一径蘼芜,蟪蛄啼老。

休展金奁,泪痕犹沁新诗稿。

曲屏低枕卧湘烟,红破灯花笑。

锦瑟华年过了,醉还醒、愁多梦少。

断魂寻去,只有银蟾,夜深偷照。

(0)

齐天乐九首·其六

碧云低蘸红楼影,如今倚楼人远。

卖酒炉空,题诗壁坏,零落粉奁香碗。

缘深梦浅,恨弹指西风,候蛩凄断。

莫问南湖,一袈裟地更谁管。

当时何限俊侣,算填词李十,能溯欢宴。

巷口斜阳,湾头剩水,记与徐娘初见。

重开画卷,认几曲疏帘,那回曾卷。

柳已无多,晓鸦啼到晚。

(0)

徵招四首·其三

冷鹃啼落西湖月,词人可怜俱老。

玉笥总埋云,剩秋风残照。

薄游欢意少,忍重展、乌丝遗稿。

竹屋蘋洲,酒边花外,黯然怀抱。愁草。

掩闲门,知音绝,谁听怨琴悽调。

暗苇泣孤蛩,耿窗灯寒峭。

角巾归去好,定还共、夜台歌啸。

醉魂远剪纸难招,悔相逢不早。

(0)

玉漏迟三首·其一

寄愁何处好,金奁怕展,紫箫声杳。

十幅乌丝,寂寞怨琴凄调。

犹忆笼香倚醉,是旧日、承平年少。

憔悴早,词笺赋笔,半销衰草。

最怜渌水亭荒,曾几度流连,几番昏晓。

玉笥薶云,付与后人凭吊。

君自孤吟野鬼,谁念我、啼鹃怀抱。

消瘦了,恨血又添多少。

(0)

独坐

终南在吾目,秋色远接应。

谁招天外翠,来作窗中靓。

娟娟初画眉,盈盈独临镜。

云去物象空,月出心源莹。

我欲往从之,有客誇捷径。

洗耳复洗耳,松风入清听。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